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医学基础教案5节 第一篇:西医学基础教案5节第一节问诊[教学目标]充分认识问诊重要性,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课型]理论课[学时]1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问诊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问诊方法[教学进程]一、问诊的重要性(一)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相当一部分疾病诊断通过问诊即可确定。特别是一些疾病的早期,通过问诊早期诊断,如上感。(二)史采集不全、不准确、、可造成误诊和漏诊。(三)问诊还可沟通医患关系。二、问诊的方法和技巧(一)从礼节性交谈开始(二)问诊一般先主述,再有顺序的提问(三)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四)避免重复提问(五)避免医学术语(六)及时核实不确切、有疑问的情况。三、问诊的内容(一)一般项目(二)主诉:患者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书写主诉时要注意:1、简明扼要2、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3、主诉要有意向性或特征性。4、主诉一般不用诊断、使用症状体征,要使用医学术语。(三)现病史:病史的主体,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现病史的内容包括:1、起病情况及患病时间2、病因和诱因3、主要症状和特点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患者的一般情况(四)既往史:指既往的健康情况和曾经患过的疾病及外伤手术。预防接种、过敏史。注意既往史指现病史发病之前的情况,不应将既往史的病史写入现病史。(五)系统回顾(六)个人史1、社会经历2、职业及工作条件3、习惯及嗜好4、冶游史(七)婚姻史:包括是否结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八)月经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天数、有无痛经、白带,末次月经日期、闭经年龄等。(九)家族史:指双亲、兄弟、姐妹、子女的健康情况。第二节发热[教学目标]掌握发热原因、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课型]理论课[学时]1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重点难点]讲授发热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教学进程]一、发热概述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过程,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从而使正常人体有着相对恒定的体温。(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生理波动:24h内下午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进餐、情绪激动等体温略升高,但波动范围(二)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二、发热机制(一)致热原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二)非致热原性发热:⑴体温调节中枢受损;⑵产热过多;⑶散热减少。三、病因与分类临床上大致将发热原因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一)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6、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四、临床表现(一)临床分度:按发热高低划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二)发热临床过程及特点:发热具有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方式:(1)骤升型: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肾盂肾炎等。(2)缓升型:如伤寒、结核病等。2、高热期:体温达高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快、加深,出汗。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方式:(1)骤降:如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孟肾炎等。(2)渐降:如伤寒,风湿热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指不同时间测量的体温,记录在体温单所上形成不同形状的体温曲线。(一)稽留热: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二)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度结核、化脓性疾患等。(三)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急性肾孟肾炎等。(四)回归热:常见于回归热,何杰金病、周期热等。(五)波状热:常见于布鲁菌病。(六)不规则热: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六、发热伴随症状(一)寒战:(二)结膜充血:(三)单纯疱疹:(四)出血:(五)淋巴结肿大:(六)肝脾肿大:(七)关节肿痛:(八)皮疹:(九)昏迷:七、问诊要点:(一)起病时间、季节、急缓、病程、程度、诱因等(二)伴随症状(三)患病来一般情况(四)诊疗经过(五)传染病接触史、流行病史、外伤及手术史等。[思考题]1、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2、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主要见于哪些疾病?第三节咳嗽与咯痰[教学目标]掌握咳嗽与咯痰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掌握的问诊要点。[课型]理论课[学时]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咳嗽与咯痰的临床表现及意义;难点: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教学进程]一、嗽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二、嗽嗽与

靖烟****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