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论语教学设计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论语教学设计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5万字
约27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语教学设计精编.docx

论语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语教学设计

第一篇:论语教学设计七年语文上学期第10课《十二章》前四则教学设计哨子河中学曹雪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2、能力目标: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前四则,理解并背诵。3、情感目标: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重点: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前四则,理解并背诵。难点: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学情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从教材内容上看,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尚且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要降低难度。导语设计: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一部光辉巨著,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既使在今天他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那么,对于《论语》和孔子,你们有了解多少呢?老师板书课题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补充拓展延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是研究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文献。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简介“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加深同学们对孔子的了解,从而产生钦佩之情。范读课文前四句,注意字音,节奏划分自由朗读提问学生读师生纠错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解,工具书,翻译教师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补充说明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豆蔻年华,13岁(女)束发——15岁左右及笄:指女子15岁。弱冠——20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期颐(jīyí)之年——100岁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合作探究1、这三句话分别讲的是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否互换位置?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就这点,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师生共同明确。课堂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亦说乎():2、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中的“以”字用法相同一项: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语教学设计精编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