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docx / 文档详情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1万字
约50页
0
5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docx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

第一篇:论鲁迅故事新编浅析《鲁迅新编》的儒道墨家思想摘要:《故事新编》自1936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受到众人的赞叹,全书收录8个故事,每个故事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或历史小故事作为基础,进行了续写或者改编,充满了迷离与奇幻的色彩,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其中《采薇》、《非攻》、《起死》、《出关》涉及了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因而本论文将会对《故事新编》中的作者对待儒家、道家、墨家思想的态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关键词:儒家道家墨家故事新编鲁迅这8篇故事的创作前后经过了十三年的时间,创作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生活动荡不安的三十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军阀的统治和割据,各地区战乱连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鲁迅用犀利的笔和尖锐的思想批判了现实社会的残酷不堪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在《在故事新编》中涉及到儒家、墨家、道家思想的有《非攻》、《采薇》、《出关》和《起死》。《采薇》写武王伐付,伯夷叔齐因“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故事。鲁迅选择这段历史,着重地批判了一些小知识分子的消极抵抗的软弱和无力,展现了消极抵抗是没有用处的,最后只能像伯夷叔齐一样退无可退。《出关》写老子西出函谷的故事。《出关》描绘老子和孔子的对话,西行途中的遭遇,通过生活细节的渲染,批判了老子处处退却的落寞的心情。《起死》以《庄子·至乐》篇中一个寓言为主,以生动有趣的对话,彻底地宣告了“齐物论”的破产,证实虚无主义本身也终于只能落得一个虚无的下场。民族失败主义的思想在“九一八”以后相当泛滥,由于知识分子中的消抗、逃避斗争以至虚无主义应运而生。而《非攻》,描写了一位反对战争,提倡和平的正面的人物形象。文中的墨子代表着中下层的人民的利益,他为了“兼爱”“非攻”的理想不惜奔走相告,劝阻各国的大王避免战争,充分反映了鲁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在这四篇故事中,儒家、道家、墨家思想时刻渗透其中,作者也借助文章中的人物以及设置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他对这三家思想的态度。一、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质疑和否定儒家传统文化统治人们近千年,人们无时无刻不受着着这种文化的支配而不自知,而鲁迅却对这种传统的文化提出了质疑和否定,他试图挣脱历史上的儒家传统思维,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审视这个社会,其中《采薇》就是他否定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历来都把伯夷叔齐看做是“义”的标准,可是在鲁迅眼里,他们的义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的死不能改变现状,也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只能1留下一个千古“美名”。细读小说不难发现他们的实质都是逃避。面对30年代的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选择了逃避。作为现实主义者的鲁迅,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不会做丝毫的妥协和退让。即使在绝望中,依然保持着战斗力,所以他对于伯夷和叔齐的一味逃避深恶痛绝。但大部分人却不像鲁迅这么认为,毕竟逃避是为了“忠”和“义”,为了大义,是应该被提倡的。在小说中鲁迅贯注了自己新的生命价值标准,他用怀疑否定的精神来重新审视历史人物,他又一次向封建思想体系的忠臣义士的形象发起了挑战,他重新审视了被封建社会经典了的人物——伯夷和叔齐,并作出了自己新的价值评判。在作品中,伯夷和叔齐有三次“逃走”。第一次的“逃走”,是因为“孝”,一个是为了遵父命,另一个是为遵长幼有序,于是他们双双逃走了,他们是国家的继承者,对人民、对社会都有着责任和义务,然而为了一点点虚名,他们弃先王之业而不顾,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称得上让人尊敬呢?第二次的“逃走”,是为了反对“以臣弑君”的周武王,是为了忠于先朝,他们不管前朝是怎样的民不聊生,他们甚至“不食周粟”用以作为一种反抗,然而他们还是失败了,最后一次的“逃走”是他们的死,伯夷和叔齐双双饿死在了首阳山,他们这次是彻底的“逃走”了,两眼一闭,世上的不忠不孝都与他们无关。死是他们一直选择逃避的必然结果,他们一味的逃避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真正的勇士,是不会这么轻易的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的,因为对于国家和百姓他们有着一份责任,归隐式的苟活是一种逃避的借口,是一种耻辱,这是鲁迅所不耻的。他宁愿选择在危险与艰难中搏斗和抗争。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领军人物和新的价值评判,伯夷和叔齐式的人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再不能作为一种完全肯定的、值得提倡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了,因为这个时代需要像鲁迅一样的人,也只有他们能担负的起这个民族的兴衰。二、对道家思想的态度:反对无为而治较之鲁迅对儒家的态度,他对道家文化的否定就明显的多,《新编》中的《起死》和《出关》两篇文章就可以看出鲁迅对道家的态度,《出关》是关于老子对思想的出路的阐释,而《起死》则着眼于庄子哲学的困惑,鲁迅对于道家的否定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态度,他反对道家的“无为而治”,拒绝现实社会,换来自己的独立自由,鲁迅针对道家思想和行动的矛盾,批评老庄思想、重新评判道家的价值。《出关》是以老子西出函谷关为基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

文档大小:5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