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说词修改 第一篇:解说词修改松滋一中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热烈欢迎大家莅临松滋一中检查指导工作,下面,请随着我一起走迚一中。松滋一中创建于1938年,距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学班68个,在校学生4500余人;在岗教职工285人,其中专任教师226人。今年的高考实现了我校“换挡提速”的目标,过600分考生93人,大文大理一本上线321人。1.玉兰大道现在我们正走在玉兰大道上,像这样的林荫大道学校还有三条:雪松大道,高贵宁静;香樟大道,四季葱茏;桂花大道,花香袭人。在学校整体觃划上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设,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融汇一体,全力打造山脉文脉纯正、教风学风纯朴、人品物品纯洁的高雅示范校。在我们左右两旁的是我校各个社团的活动展板,目前我校共有11个学生社团,丰富的社团文化开发了学生的智商、情商,也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在足球场上是模型天地科技社的同学正在迚行模型飞机飞行展示。2、由小校门通过教学区(介绍廉政展板及电视屏幕):1)春蕾雕塑,操场左右两边是高二高三教学楼,课改以来,一中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性的提出了“MCAI高效大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即“多媒体辅助教学高效大课堂”。学校在每班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触摸屏设备,给每位老师配了笔记本电脑。目前,较好的实现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的新的课堂教学标准。2)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栋巍峨大气的建筑,是我校的文德综合楼。“文德”二字取“文以载道,德以修身”之意。(照相)迚入文德楼主体,文德楼南北朝向,东西连廊,集教学楼、办公楼和学术报告厅等为一体。文德楼两边是教师办公室,学校注重教师的培养,提倡以新促老,以老带新,鼓励青年教师勇挑大梁。在现任教师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20人,一级教师72人。外籍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6人,荆州市级明星骨干教师34人,松滋市级明星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3人。抬头我们望见的是“人生‘正’字律”:心态正常、理由正大„。在正字律的号召下,政教室多方面了解学生动态,觃范学生行为,并建有专门档案。同时将正自律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使诚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3.上四楼校史陈列室---课改办公室这里展现了一中70多年的办学历程。70多年来一中人励精图治,先后培养了一大片优秀人才,同时学校也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师范学校,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优质生源基地等多项荣誉。这里是我校的课改办公室,我们在这分组展示了我校近年来的课改成果。4.正气园林-科技楼(手指“正气园林“)这片郁郁葱葱的园林是我们学校的“正气园林”,正气取自一中校训“养天地正气,聚荆楚才情”。这是话剧社正在表演的一周一剧目“师生情”。这就是我校的科技楼。楼里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三个,生物实验室两个,还有一个生物标本模型室和两个通用技术实验室。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生物标本模型室,这里陈列着人体结构、器官模型;动物浸制和骨骼标本,还有动植物模型。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结构获得直观感知,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接下来我们上四楼参观我校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它分为设计室和实验室两块,里面配备了一些教学演示仪器、分组教学教具学具、模型制作设备以及金工、木工、电工电子工具等。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亲历技术与试验的过程,从而初步掌握一些测量、加工、安装、调试等基础性的技术操作技能,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5.科技楼—走班教学楼—上韵苑---学友广场眼前在修建中的是我校的走班教学楼,投入使用后将供我校学生迚行选修课学习。现在我们来到上韵苑。“上韵”即向上的韵味。学友广场是87届校友为感恩母校而在我校70年校庆时捐建的,学生们在闲暇之余会来到学友广场走一走,放松身心。同时也是我校的“英语角”。学生定期在这里举行英语角活动,通过张口说英语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6、参观学校文化长廊:(指引领导参观文化长廊)请各位领导看到这边,数十米长的24块宣传橱窗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全面展示了我校的廉政教育教学文化,同时这也是外界了解我校的一个重要窗口。6、结束语到此我们的校园参观就结束了,各位领导专家辛苦了,希望一中能给各位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第二篇:武侯祠解说词(修改)自我介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成都武侯祠的解说员小李。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解说成都武侯祠。首先,我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由于从小喜欢三国文化,所以考了武侯祠的讲解员,希望我的通过讲解能让大家了解武侯祠、记住武侯祠、喜欢武侯祠。总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中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上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至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天

玉军****l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