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赏昆虫学课程感想 第一篇:观赏昆虫学课程感想观赏昆虫学课程感想摘要:本论文主要是我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我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昆虫分类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晟多的动物,已知种类约达100多万种。虽然在农林业生产、人类的卫生健康及日常生活等方面会遇到昆虫所带来的麻烦,甚至重大损失,井成为人类必须防治的对象。但是,这类昆虫在庞大的昆虫“家族”中只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昆虫无损于人类利益,它们只是自然界中生息繁衍的一类动物,在生态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缤纷多姿的大自然的重要构建者。一、观赏昆虫的定义凡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的昆虫都可称为观赏昆虫。昆虫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行为习性,以致构成一个纷繁复杂、形色十分丰富的昆虫世界,无疑,其中具有观赏、娱乐价值的种类甚多。诸如花间彩蝶飞舞,树上秋蝉鸣唱,夏夜萤光与群星争辉等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在“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杜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蝶立上头”(杨万里)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诗句中,昆虫大显身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愿做蝴蝶比募双飞的爱情故事更是在我国民间流传至今带给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二、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目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等等处处都有昆虫涉牵。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三、观赏昆虫的类别根据观赏昆虫为人们提供的观赏内容可分为呜叫类观赏昆虫、运动类观赏昆虫、形体类观赏昆虫、发光类观赏昆虫及色彩类观赏昆虫。(一)、鸣叫类观赏昆虫凡具有发音器官,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声的昆虫均属此类常见的有蝉、蟋蟀和螽蜥,往往以悦耳的声音给人闭情逸趣,特别是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和频燥的声音环境易使人紧张倦怠。因此,在工作、学习之余聆听虫鸣,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对调节身心大有益处。此类昆虫在许多城市的花鸟市场均可见到,尤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二)、运动类观赏昆虫包括具有格斗习性的蟋蟀和具有较好的飞翔耐力的甲虫、以及叩头虫等,给人们运动娱乐的感受斗蟋蟀是我国传统的一项民俗活动,历千年而不衰。它始于宋代以前,至宋代初期已具相当规模,从宫廷到民间,从京都大邑至穷乡僻壤,都不乏促织之戏。而今在沪、掉、宁等国内大中城市及港、澳仍有相当规模的蟋蟀市场,而且小小蟋蟀价格不菲。在我国许多地区,竹象或金龟子被制做成一种“推磨儿”的玩具,让昆虫旋转飞翔,极受儿童喜爱。(三)、形体类观赏昆虫此类昆虫具有奇特、怪异、或优美体形,包括竹节虫、螳螂、吉丁虫、角蝉及各类拟态昆虫等,它们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是翠****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