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观明史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观明史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0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观明史有感.docx

观明史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明史有感

第一篇:观明史有感观明史有感王朝顶峰,是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在怀有天下苍生的悲悯之心时,头顶之上,揣摩不透的天意,可以让生命一辈子诚惶诚恐。修炼即是,老百姓能走的路,也是历代王朝的统治者该走的路,天子顾名思义,受命于天,尊尚于道,才能恩泽天下。有时候真的很困惑,权利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能让那么多的人都付出血的代价,即使如此,后人亦是哀之而不鉴之,宁愿铤而走险,在所不惜。从王朝建立之出,到濒于灭亡,人们对于权力的追求和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所谓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不过是相对而言,明争暗斗无不涌动在王朝的深处。以下是对明朝历史典型特征的一些总结:一、狡兔死,走狗烹说起朱元璋,人们很容易想起历史上的另外一位布衣天子,那就是刘邦。两人不仅出生相似,而且连君临天下之后的政举也非常想进。大明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自然离不开一批睿智英勇的开过功臣,然而,大明的皇帝姓朱,天下也是朱家的,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担心权利旁落,遂以各种名目诛杀开国功臣。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悲剧具有必然性。封建社会的集权思想,贯穿始终,即使是读书不多的布衣天子也不另外。为了交给后世子孙一个太平的天下,朱元璋坚持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人的方针,暗中算计开国元老,最终除尽了他认为的所有威胁人物。除了朱元璋的集权思想意外,开国功臣的妄自尊大和嚣张气焰为他们引火上身埋下了伏笔。说到这里又想起了纳什均衡,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功高盖主是皇帝万万不能容忍的,功臣的嚣张,难免让皇帝认为他们有篡权之心。而事实上,有人就是包藏祸心的,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不敢行动了。一个王朝的建立是以血为代价的,社会刚刚安定,政局的变动对社会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这个关键而敏感的时候,朱元璋率先下手打破平衡局面,斩草除根,可谓心狠手辣。但是,认真反思,如果个个皇帝都像建文帝一样心慈手软,江山又怎么能够稳定?虽然朱元璋的打击面过大,但是所有的斗争都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也算是一大幸事。纵观历史,每一场政变都必须流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英明的皇帝在危及到政权的事情上,都是绝不手软。身为皇孙的朱允炆对爷爷的铁血政策很是不解,朱元璋叫人拿来一根棘仗,让朱允炆拿起,朱允炆看到长满棘刺的杖,退却了。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爷爷是想帮你拔掉每一根刺,这样你才能坐得稳大明的江山。千算万算,朱允炆还是没能坐稳江山。其实,这与朱元璋除尽开国能臣也是又很大关联的。在朱棣南下的时候,建文帝身边没有一个智勇双全的能臣辅佐,如果当年的文臣武将还在,也许历史会是另一番样子。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朱元璋建国初期,因为担心异性功臣篡权,将他们一一除掉,可是却将自己的所有儿子都封了王,他万万不会想到孙子的王位会被儿子夺走。建文帝登记之初,文帝与众叔叔的关系很像朱元璋与功臣的关系,微妙且又危险。文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率先发难,可惜功夫不及叔叔朱棣高,最后宫中起火,不知去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代都是如此。虽然从礼法上来说,朱棣的登基名不正言不顺,可是客观地来讲他是一个好皇帝,勤政而爱民,为明朝历史的发展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对百姓来讲,其实谁做皇帝并不重要,只要皇帝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大家就愿意支持他。古代的宗法,礼法只是用来做一般性的规定,保证政权的顺利更迭,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李世民和朱棣,就是特例。社会大众只愿意接纳能够真正给大家带来福祉的人,对于那些按宗法接管政权,但置人民雨水生火热中的昏君,一样排斥。换个角度来讲,朱棣作为朱氏子孙,也曾为大明立下悍马功劳,然而,皇位却垂青于他人,心里当然会不平衡,有取而代之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地选择,然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本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从人类由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也是这样。三、一人癖好,殃及百姓细览明朝的皇帝,很有意思,有爱斗蛐蛐的,也有爱做木匠的,这些似乎与天子的身份,不慎相配,可是明朝就有这样的皇帝。爱斗蛐蛐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促织天子“明宣宗”。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各地广搜上好的蟋蟀。结果有一家人因为不小心弄死了准备给皇上进贡的蟋蟀而自杀,这实在不能不说是皇帝之过。不过幸好这位皇帝只有这一点不好的癖好,就其治国来说,还算得上是位明君。上面的小故事,只是王权至上的悲剧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皇帝个人的个性,爱好,无不关系到天下苍生。勤政爱民者,天下福祉;昏庸无道者,百姓之苦。为了讨好皇帝,谄媚奸邪小人想尽办法,结果殃及百姓,苦了苍生。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被人们神话了,他的一举一动为万人瞩目,众人效仿,因为这样他就要及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误导了人民。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爱都蟋蟀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成了皇帝,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就是皇帝的悲哀和无奈。四、幼帝登基,政局动荡幼帝登基,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观明史有感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