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第一篇: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喷泉小学刘永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解决问题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生已经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解题思路,教材通过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解题规律。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自己通过对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认真分析,画出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再通过交流和讨论,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学内容“已知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求单位“1”的量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已知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求单位“1”的量是多少”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类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3、使学生感悟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画图工具(铅笔、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复习题:航模小组有20人,美术小组人数比航模小组人数多1,美术小组有多少人?41、指定一名学生口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回顾“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人数多1”的意义,全班同学画线段图。42、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线段图。3、教师课件订正线段图的画法。4、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5、学生根据等量关系独立解答,并投影展示。6、提问学生口述解答过程和思路。7、课件订正各种不同的解答方法。8、小结: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9、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复习回顾,同学们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已知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求单位“1”是多少的应用题。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人数比航模小组人数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2)与复习题对比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然后请学生叙述画法,学生边叙述教师边课件出示画线段图的步骤,以订正学生画出的线段图。(3)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并试做。完成后投影展示不同的算法。最后教师课件出示算法,以订正。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学校足球队一共有30人,比篮球队人数多,学校篮球队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四、归纳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类型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解答?14153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一出示,以订正。五、布置作业。练习八第7、8题。第二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解决问题(一)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师生活动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3.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自主解决问题。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做一做中的问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1.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①5×6×8②5×6×(5+3)③5×6×7+5×6④5×6×7+30⑤30×8⑥30×5+30×3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四、练习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1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