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3万字
约97页
0
6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

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篇: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4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与2013年相比,在分值设置上,没有实质变化,仍为14分的分值比重。在考点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增加了十八大的新内容,对于以前的说法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微调,但就其整体考点分布与难度设置而言,将仍然与2013年持平,所以广大考生不必紧张,只需按照科学的复习方法即可突破本学科的相应考点专题。对于备战2014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而言,本学科的复习重点应该落实在以下方面:具有丰富知识含量和理论含量的,命制出来有区分度的考点;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联系密切的考点;有重大历史意义又比较容易命题的考点;考试大纲新增内容。就本学科考点分布而言,史纲共分为三部分: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有十章内容,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大部分: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章——第三章,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章——第七章,重点考查部分,可能会设置分析题)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第八章——第十章内容,非重点内容,考生仅需了解即可)在秋季的复习过程中,考生仍需利用框架复习法来加强对重大考点专题的归纳总结与分析能力,如利用时间脉络总结法,重大历史时间段划分法,历史事件串联法等,这些科学的复习方法会使得整个复习事半功倍。第二篇:2014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2.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硕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武昌其余与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失败。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全国性抗战的开始。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从争取和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民主党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过渡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的任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解读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文档大小:6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