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篇: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第二页,经济计量学方法论(八点)简答。第六章,106页,最小二乘原理,简答;107页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重要性质(四条),简答;课后题:6.4;6.11第七章,122页,古典线性回归模型假设(n条),简答;125页,(7-8)公式;127页,ols估计量的性质,简答;课后题,7.27.37.10第八章,157页,(8-29)公式;162页,表8-1,还有f=公式;163页,(8-50)公式;165页(8-54)公式;课后题,8.38.98.12第九章,掌握双对数模型、线性—对数模型、对数----线性模型等几个模型的形式,截距、解释变量系数代表什么意思。课后题,9.10第十章,重点掌握虚拟变量的设定,加法模型、乘法模型和混合模型课后题,10.510.8第十二章,多重共线性后果、诊断和补救措施。(简答的几率大)课后题,12.912.1012.20第十三章,异方差的后果、诊断和补救措施。(简答的几率大)课后题,13.213.713.11第十四章,自相关的后果、诊断和补救措施。(简答的几率大)课后题,14.814.1314.15第十五章,重点掌握间接最小二乘,模型识别问题,过度识别方程的估计。课后题,15.1615.18注:第一,考试的类型很可能是:判断、简答和综合题(和划出的某些课后题形式差不多)第二,划出的是重点,但并不代表其他知识不重要。第二篇: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计量经济学重点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1.理论:即说明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2.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观测所得到的信息——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3.方法:模型的方法与估计、检验、分析的方法——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三者缺一不可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的方式: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模型与经济理论是否相符2.统计推断检验检验参数估计值是否抽样的偶然结果3.计量经济学检验是否符合计量经济方法的基本假定4.预测检验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经济运行的实际对比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数据的来源:各种经济统计数据专门调查取得的数据人工制造的数据数据类型:时间数列数据(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截面数据(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混合数据(面板数据PanelData)虚拟变量数据数据的要求: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相关关系的类型:从涉及的变量数量看简单相关多重相关(复相关)从变量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看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直线非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曲线从变量相关关系变化的方向看正相关——变量同方向变化,同增同负相关——变量反方向变化,一增一建不相关线性的判断:就变量而言是线性的就参数而言是线性的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模型主要指就参数而言是“线性”的,因为只要对参数而言是线性的,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估计其参数,都可以归于线性回归。引入随机扰动项u的原因:是未知影响因素的代表(理论的模糊性)是无法取得数据的已知影响因素的代表(数据欠缺)是众多细小影响因素的综合代表(非系统性影响)模型可能存在设定误差(变量、函数形式的设定)模型中变量可能存在观测误差(变量数据不符合实际)变量可能有内在随机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内在随机性)在对u的基本假定下Y的分布性质: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自相关假定正态性假定O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线性特征无偏特性最小方差特性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区别:可决系数是就模型而言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度量不对称的因果关系取值0≦≦1有非负性相关系数:是就两个变量而言说明两变量线性依存程度度量对称的相关关系取值-1≦r≦1可正可负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步骤:1)提出原假设H0:β2=0,备择假设H1:β2≠0;(2)将样本观测值代入回归模型求出剩余值后,求出参数估计量的标准方差;(3)因为原假设β2=0,所以求t检验的统计量给定显著性水平α,查t分布表,对假设进行判别。如果>,拒绝,接受,即认为及所对应的自变量x对y的影响显著。如果<,拒绝,接受,即认为及所对应的自变量x对y的影响不显著,应将它从模型中剔除掉,重新建立回归模型。同理可以进行的显著性检验。偏回归系数:控制其它解释量不变的条件下,第j个解释变量的单位变动对被解释变量平均值的影响,即对Y平均值“直接”或“净”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的线性:指对各个回归系数而言是“线性”的,对变量则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多重共线的原因:1.经济变量之间具有共同变化趋势。2.模型中包含滞后变量。3.利用截面数据建立模型也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4.样本数据自身的原因多重共线的后果:1.参数的估计值不确定2.参数估计值的方差无限大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1.参数估计量方差随共线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对参数区间估计时,置信区间趋于变大3.假设检验容易作出

雨巷****凝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