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万字
约36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docx

解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第一篇:解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本报北京2月9日电(记者李禾)今天,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由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这份建立在对近600万个对象调查,11亿个的污染源基本数据基础上的《公报》,既有过去熟知的一些情况,如工业污染结构突出、集中在少数行业,经济发达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等,也有不少通过普查反应出来的新问题,如农业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等。其中,农业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之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也就是说,不解决农业源污染防治,就不可能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不过让人高兴的是,根据“环境倒U曲线理论”或“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在人均8000美元时,污染才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由于中国采取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强制控制措施,在“十二五”还将继续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扩大控制污染物的种类,所以中国可能在人均不到3000美元时,出现污染峰值,之后环境质量会逐步得到改善。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顾瑞珍)我国9日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圆满结束。环境保护部负责人就此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记者: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这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请您介绍一下普查成果对我国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哪些作用?负责人:搞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此次污染源普查基本掌握了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和行业、地区、流域的分布,各类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存在问题等情况。初步建立了国家与地方各级各类污染源信息数据库,有助于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和总量核算。梳理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源,将污染源普查数据应用到环境应急和预警中,提供事故应急措施、报警信息和救援信息。普查建立起的基本单位台账和数据库,使各级环保部门可以直观地查阅,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环保监管工作。记者:既然是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不可避免缺乏经验和借鉴,请问如何做到依法普查?负责人: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国务院明确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依法行政是保证科学组织实施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础。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共分7章42条,明确规定了污染源普查的目的、对象、范围、组织实施、工作任务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明确规定了普查对象、普查机构和普查工作人员在污染源普查活动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客观,《条例》明确规定,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挂钩,不作为依据其他法律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此次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各地在国家制定的普查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起草了本地区的普查实施方案,由政府印发,增强了普查方案的操作性。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592.6万个为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记者:我们知道,开展普查必须有物质基础保障。请您介绍一下有关这次普查经费保障方面的情况。负责人:落实经费是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前提。全国普查办重点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申请中央财政经费。财政部下达2007年普查专项经费7.37亿元,2008年普查专项经费1.09亿元,2009年普查专项经费1119万元。二是指导地方及时申请普查经费。地方各级普查机构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及时编制本地本级的污染源普查分年度经费预算,并积极与财政部门进行协调。在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被列入本地区的财政预算中,并得到了及时拨付;部分县区尽管财政紧张,但都能以大局为重,想尽办法,积极筹措落实,确保所需。部分地区制定了“以奖代补”、“费随质走,费随量走”的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地区进行资金或实物补助。至2009年3月底,地方各级财政共安排污染源普查经费31.27亿元。记者:据了解,这次污染源普查与其他同类普查有所不同,污染物看不见,摸不着,普查工作专业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负责人:本次普查不仅要掌握各类污染源的基本信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解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