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比 第一篇:认识比《认识比》教学设计说课稿一、教材及学情分析:“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二、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第二篇:认识比《认识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68-70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学难点:比较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咱们班男生有23人,女生有27人,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男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预设: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师:能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吗?(板书除法算式)师:还可以怎样说?生: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板书除法算式)小结:同学们用以学的知识来表示他们关系,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课题)二、自学质疑1、呈现例1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2、“比”的读写:(1)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都很熟悉。那比中各部分的名称又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8页上

明轩****l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