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古镇资源走进美术课堂 第一篇:让古镇资源走进美术课堂让古镇资源走进美术课堂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开发要更善于利用本地课程资源。南浔名胜古迹众多,拥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结合本校实际,在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开发适合本校师生的校本课程。关键词:古镇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指出: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美术教学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南浔,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据《江南园林志》记载:“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南浔主要的自然景观要属“水”:南浔地属典型的水乡河网平原,素有“水市”之称,小镇内水路四通,到处都可以感受水的灵动和亲切,这正是我们需要感受和体会的东西。一、南浔丰富的课程资源从人文自然景观入手,南浔的美术课程资源可以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以小莲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第二类是以百间楼为代表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水乡古镇风光;第三类是以张石铭旧宅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第五类是当地民族民间美术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第一类:以小莲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南浔是园林之镇。自南宋建镇至民国初期,南浔的私家园林达26座之多,不仅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精神,还融入了厚重的人文气息,寓观景与藏书著书、吟咏唱和于一体;在民国时期,更是引入了欧式风格和元素,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景观。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小莲庄、颖园以及嘉业藏书楼。第二类:以百间楼为代表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水乡古镇风光南浔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古老的石拱桥,整齐的驳岸,柳树迎风,夹河小街,粉墙黛瓦,透出江南水乡独有的灵气与娇态。这自然之美与其别具风格的建筑格局交相辉映,衬托出一幅令人惊叹而又无法“克隆”的江南水乡古镇来。它的深厚、广博、远古是无法用文字所能描述的,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透落出古镇的独特韵味来。百间楼、南东街、南西街、东大街连同广惠桥、通津桥等古桥,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第三类:以张石铭旧宅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南浔那些建于清末民初的大宅更是别具一格。由于西风东渐,南浔商人长期与外商接触,耳濡目染之下,欧洲的经典建筑式样悄然地出现在这些传统的江南宅第里。如张石铭的“懿德堂”、刘梯青的“崇德堂”、庞元济的“承朴堂”等都融入了西欧的建筑形式,形成了南浔宅第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成为近代江南建筑中的一道奇观。第四类: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南浔自古以来从商崇文,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绝,早在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享有“诗书之邦”的美誉。在历史长河中南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的艺术人才。近代更涌现出金城、庞元济、张葱玉、吴寿谷等书画名家。南浔还有着吴寿谷艺术馆、李大震艺术馆等艺术场馆,这些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术教育资源。二、依托古镇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一)因地制宜,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材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我们认识到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是可以选择、变更、补充和拓展的。在教材的使用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抓课标而不是紧抓教材。课程的实施需要利用本土的课程资源,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努力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习内容本土化。依据学习目标,我们有效地利用南浔本土文化艺术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如《悠悠北山街》一课要求学生关注传统历史建筑,进行相关的文化探访和绘画表现。但作为杭州西湖边的历史文化街区,北山街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绝大部分学生都没去过,根本谈不上了解。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南浔也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又为同学们所熟悉,就改为《悠悠南西街》,以张石铭旧宅、求恕里、商业会馆等传统历史建筑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观察、写生等活动,了解、感受历史建筑物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探访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在上《民间木雕》、《砖石上的雕刻》、《门的装饰》等课时,充分利用南浔建筑中丰富的砖雕、木雕资源,让学生实地探访以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选用南浔本土的图片,供学生观察、讨论、欣赏,由于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觉亲切,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在课堂教学内容、图片选择、创作作

兴朝****4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