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让人幸福的教育(最终定稿).docx / 文档详情
让人幸福的教育(最终定稿).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5.7千字
约10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让人幸福的教育(最终定稿).docx

让人幸福的教育(最终定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人幸福的教育(最终定稿)

第一篇:让人幸福的教育让人幸福的教育在认识教育这项工作的价值方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一个品行端正、有良好教育和技能的孩子,伟大意义需要所有的做父母的人反省的,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教育孩子仅仅有爱是不行的。在培养孩子的心理方面:坚持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乐观的心理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用适时地肯定和赞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随时留心观察孩子,了解她的潜能和特点;对孩子表现出有潜能的方面,即使我不希望她选择这方面作为发展方向,也不要完全取限制她,至少她可以拥有这方面的爱好;不否认每种潜能的价值;对她暂时表现出的不擅长的方面,也完全可以加以培养;对于孩子在语言方面、逻辑数学方面和对己对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应该作为基本的加以开发、培养;一旦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潜能,应该为孩子设计一份不同阶段的计划,并实施下去,这是决定孩子的潜能十是否能得到发展的关键。在尊重孩子的权利方面:给孩子说话的权力,自尊的权力,机会均等的权力,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力,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有权得到的公平。首先懂得爱、懂得感激和回报,让孩子在感恩中体会到友谊、爱的快乐,让孩子用一种豁达的胸怀去包容仇恨,用快乐去化解仇恨,抓住一些特殊的经历培养必要的肃穆和敬仰,生活中要刻意地隐藏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爱不仅表现在行动上,要对适时地对孩子说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信任。第二篇:教育就是让人幸福龙源期刊网http://.cn教育就是让人幸福作者:王三阳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年第01期孔夫子曾经不厌其详地罗列出人生的各个阶段的感悟。对于这位圣贤,教育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不断地追求生命的崭新的境界——日高日远的攀升,日甚一日的超越,带来的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崇高和伟岸。而这,对于儒家学说,就是莫大的幸福。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引人回忆。一个人成功诞生之后,他的灵魂会忘记原有的形式上的知识,而学习就变成了重新收集知识或者尽量不要遗忘的问题。知识就在我们的灵魂中,通过理性的运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知识。而发现得愈多,我们就会变得愈完善,这种趋向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幸福的过程。中外的先贤,不但不约而同地将教育的鹄的定位为对于幸福的追索和寻求,而且坚定地认为,这种看似飘渺抽象的幸福,是可以获得的,是触手可及的。因此,教育的目的远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模糊,那么神秘,它的旨归就在于让一个渺小的个体经过教育而具备知识的积累、思维的缜密、意志的磨炼、思想的深邃后,找到人之为人的尊严,寻到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权利,拥有了这种权利,利用了这种权利,一个人便可获得他无上的幸福。然而,我们在享受教育的时候,却未必感到幸福,甚至时或感到痛苦。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只是着眼于琐碎而没有剔除浮盖在教育表面上的尘沙去探寻它的本质,是因为我们只是关注个人的点滴忧伤而忘却了去追寻教育本来具备的宏大的叙事,是因为我们只盯着物质的需要而背弃了精神上的引领。那些作为痛苦和焦灼的存在,那些作为浮华和繁琐的呈现,就日日纠缠着我们,居心叵测地将我们的目光变得短浅,意志变得薄弱,申索变得低贱,而浑然忘却了在那曾经的过往,在那不远的地方,幸福的光晕就笼罩在杏苑的祭坛上,我们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它的温暖。于是,从2005年的春天开始,对于教育真谛与旨归的追寻伴随着幸福教育这个词汇渐行渐远,探索者群体亦愈来愈多,终于,2011年11月4日,在古都开封,汇聚全国13个省市86所学校的同仁济济一堂,宣告了幸福教育联盟的诞生。一年之后,随着第二届联盟年会在上海金山的举行,其影响更加巨大。我们祝愿:伴着即将到来的春风吹遍这片热土,那如甘霖般的幸福之雨飘洒在华夏神州每一个热望的眼眸之中。第三篇:《让人幸福的教育》读后感《让人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潘晓慧我认真阅读了孙云晓老师的《让人幸福的教育》一书,通过阅读使我对于一些教育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在今天有为数不少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幸福。一定程度上教师和父母也承认这一点。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升学的压力,教师和父母就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全国调查数据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全班前15名,其中,要求总是第一名有3.4%;前3名的17.4%;前5名的17.1%。76.4%的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90分以上,其中,34.9%的要求95分以上,9.3%的要求门门都是满分。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可实现的。使孩子对于学习望而却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作者在全国各地的调研中发现,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让人幸福的教育(最终定稿)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