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培智学生在“玩”中学数学5篇 第一篇:让培智学生在“玩”中学数学让培智学生在“玩”中学数学[摘要]蒙台梭利教具运用于培智数学课堂,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师要认真钻研每一种教具的作用,并把握儿童敏感期学习的特征,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他们必备的数学。[关键词]培智学生;蒙台梭利教具;数学[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65-02[作者简介]朱梅(1969―),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级教师。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在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和运动训练上,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蒙台梭利教具正是依据其教育思想发明设计的。蒙台梭利教具中最经典的是感官教育教具,例如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长棒等。这些教具最大的特点在于,依据孩子的年龄段而设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用不同的教具。孩子通过自主地操作教具,从中主动获得大量感官经验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数理知识。蒙台梭利教具没有五彩杂陈的颜色,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每样教具都具有直接与间接的教育目的,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孩子自行发现错误且自行改正。在特殊学校里,学生多为混龄编班,如果配使用合蒙台梭利教具,则可以让这些学生在“玩”中愉快地学习。学生通过选择教具、选择工作地点、集中工作、反复练习及使用后整理等完整的过程,自己可以“动起来、有事做”。一、在观察中增加感性经验“我听到,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就记得了……”这是培智儿童常说的话。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内化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模型以及动作和语言等形象的手段,让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对学习的新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例如在教学《认识大小》时,选用粉红塔教具。首先示范给学生看怎样将这10个粉红塔立方块一次一个地拿到地毯适当的位置摆放,然后请学生从散落的立方块中找出最大的,并口头叙述“这是粉红塔中最大的立方块”。再请学生找出最小的,并口头说明“这是粉红塔中最小的立方块”。这样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出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在这里,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主要是用眼睛观察,通过粉红塔的排序以及大小比较,让学生认识大小,在看和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以自己的步调工作。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在没有竞争或压制的情况下,他们不会有过度紧张的压力或自卑感。二、在操作中促进概念理解智障儿童对于数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正确识数、建立数的概念是智障儿童学习数学的基础。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反复读、写、机械记忆,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蒙台梭利教具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作可操作的数学活动和具体教具,能够帮助学生在“做”中形成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时,遵循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法的特点,一次性地将数棒1―10全部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看到的是一组连续数。首先让学生摆弄这些数棒,取出1根红色的数棒,引导学生看着数棒,让学生用手摸一摸,“1,这是1”,再取出1红1蓝2根数棒,用手在数棒上摸一摸,“1、2,这是2”,实际让学生感受1是什么,1和2有什么不同……“1、2、3、4、5、6、7、8、9、10,这是10”。数棒从短到长排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量之间的不同。学生在对1到10的数量有了初步的整体感受的基础上,再深入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当数棒与数字一起排列在地毯上的时候,再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摸一摸、说一说。当学生学会点数实物,并能记住总数时,数字卡片便同步出现在实物旁,让实物、数量、数字三者结合起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分析,从具体操作中形成了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做中学,借助蒙台梭利教具,让智障儿童知道教具是他们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在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相互模仿、学习。三、在协助中提升动手能力蒙氏教具的设计以儿童为中心,深得儿童喜爱。在“玩”教具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进步,从喜爱看,到喜欢做,到主动要求“老师,我也要玩”。对于教具的操作,很多时候,他们还是需要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例如在教学《比较长短》时,借助红色的长棒教具。首先请学生两手握住红棒的两端,将教具由短到长一一拿到地毯处,散放在地毯上。先拿出了最长的红棒和最短的红棒做比较,然后拿出最短的红棒,向学生说“这是最短的”,再拿出最长的红棒,向学生说:“这是最长的”,同时传授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这10根长棒由长到短、由上而下依序排列,不断要求其亲手操作。我们看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握、取、看、摸、排列”

明钰****甜甜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