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清形势吸取教训强化监管[★] 第一篇:认清形势吸取教训强化监管认清形势吸取教训强化监管促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在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专题视频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8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按照总局领导的要求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分析今年以来特别是4月份以来危险化学品领域和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刚才,江苏省和山西省安全监管局分别汇报了江苏南通双马化工有限公司“4•16”粉尘爆燃事故、山西临汾永鑫焦化公司“4•26”煤气爆炸事故情况,广宇同志通报了今年以来9起较大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事故情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当前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今年1至3月份,全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事故34起、死亡49人,同比(41起、54人)减少7起、5人,分别下降17.1%、9.3%。整体而言,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继续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进入4月份以来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较大事故高发,安全生产形势空前严峻,主要表现在:(一)较大事故同比大幅度上升。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9起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事故,导致35人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3起、13人)相比大幅度上升,增加6起、22人,分别增长了200%、169%。去年全年共发生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以上事故总数15起、死亡57人,但截止目前,较大事故已与去年前9个月的总和持平,尤其是4月份发生了4起较大事故,较去年同期增加3起、15人,分别上升了300%和500%。根据安全生产冰山理论,小事不断、大事不远,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遏制事故上升的势头。(二)发生较大事故的省份明显增多。今年以来,四川省发生了2起较大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事故,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江苏、辽宁、山西各发生1起较大事故,发生较大事故的省份达到8个,而去年全年全国只有7个省发生较大事故14起。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去年辽宁省发生较大危险化学品事故4起,占全国较大事故的28.6%。今年以来发生的9起较大事故中,有8起发生在危险化学品取证企业,在经过三轮发证的今天,仍然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暴露出个别地区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明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三)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在发生9起危险化学品和化工较大事故中,4起涉及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其中山西临汾永鑫焦化公司“4•26”煤气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27人受伤,江苏南通双马化工有限公司“4•16”粉尘爆燃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绝大部分新型煤化工企业是新进入危险化学品领域和化工行业的企业,人员储备、技术储备、管理经验严重不足;部分传统煤化工企业,如焦化企业建厂早、设备设施老化,管理粗放;精细化工企业小、弱、散,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薄弱。从发生事故的原因来看,除江苏南通“4•16”事故外,其它8起事故的错误都非常低级,属于原来已经有企业交过学费、付出过生命代价的事故。(四)涉及检维修及直接作业环节的事故多发。今年以来的9起较大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事故中,7起涉及检维修及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直接作业,暴露出事故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管理不到位,领导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安全意识和技能。到目前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仍然发生死亡事故,特别是有的企业还发生较大以上的死亡事故,这样的企业没有资格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二、认真分析发生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切实以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进入四月份后,危险化学品、化工事故多发,客观上是由于近期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部分化工产品需求减少,企业生产装置停工检维修作业增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直接作业频繁,一旦管理不到位易引发事故发生。但综合分析发生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事故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事故企业重视安全不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这是企业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一是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不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对于总局近年来印发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等法律法规不知道、不熟悉、不掌握,理解不透,执行不严。二是装备水平差、本质安全水平差。有的企业没有正规设计,造成装置、设施的布局和装备水平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有的老企业多年不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升级、老化严重;有的企业自动化改造走过场,安全仪表不投用,没有发挥自动化和安全仪表应有的作用。三是安全生产不懂、不会、不敢管的问题比较普遍,突出地表现在直接作业环节管理不到位上。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制度不完善,作业前风险辨识不全面,作业审批不严格甚至没有审批程序,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作业过程中现场监控不严。四是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存在隐患排查不愿查、不会查、不

Jo****3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