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docx / 文档详情
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6万字
约27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docx

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

第一篇: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论城建与防洪治水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概况永福县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洛清江中下游,处于东河、西河、茅河三河交汇处。年平均降雨量1934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3——7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6%,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区面积3.76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到2010年城区面积将扩大到764.平方公里,人口发展达到5万。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县城正在一天天变美变好。县城防洪堤同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构成了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发挥着很大的防洪作用。随着县城的不断扩大,人口的集中,人与水争地抢地,占用洪水蓄积容量的现象,就时有发生。城市建设成绩很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二、存在问题1、建设防洪堤占用河道、河滩。中心广场对面的防洪堤,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多得一些土地,建堤时总是千方百计,往有水的一方抢。为了在此建房,还买了一座山来开挖土方,把土方运来,填高原来很低的河滩地。在西河与东河交汇处,县政府招待所后面一带,开发商也是为了多得一点土地,而往河道一方抢。2、很多房屋建在离河道不远的低洼地,年年被水淹。茅江桥东面一带、西江农贸及工贸市场,这里的房屋几乎年年都被洪水淹。这些房屋建设年代都不是太久。当时人们完全可以把房子建到高一点,离河道远一点的地方,给洪水让出通道和空间。3、原有一些水塘被填平用于建房,减少了洪水调蓄容量。现在的城东开发市场一带,原来是连成一片鱼塘,现在已全部填平,并建上房屋。4、水泥等不透水地面多,地下水难得补充,绿地面积少。人行道、中心广场、城东开发区、立交桥一带、还有一些工厂、企事业单位,很多就被大片大片的水泥地面所覆盖。5、大多数房屋雨水和污水没有分开、县城没有渗井。很多的屋面雨水,都是直接排入化粪池。县城没有一处渗井,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三、采取的对策1、观念要转变洪水是河流的一种特性,是水流的一种形态,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要去认识、了解其特性。而不应该去“抗洪”,洪水来了,不应去“堵”去“围”,应采取“疏”、“让”。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虽然很大,但去抗击自然规律,是敌不过大自然力量的,违背自然规律终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我们有很多住在山里河边的村民,他们的力量很小,也不想破坏自然环境,总是选择较高的一些地方建房,祖祖辈辈就在那里居住,他们与自然相处是那么的和谐。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很“怕”洪水的,他们通常采取“躲避”的办法,把房屋搬到高一点的地方。没有钱建防洪堤吗?不,他们认为洪水来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河流的一种特性,一旦成了灾,也是由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必然结果。顺其自然、避让洪水是减轻和消除洪水灾害,最科学、最实用、最经济的办法。防洪治水我们也应把注意力转移一下,不要单靠建防洪堤。2、对于防洪堤方面建设防洪堤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它是人们通过工程的手段改变自然的一种现象。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占用了河滩地,缩窄了河道,与洪水抢通道抢空间。如果各地都抢占洪水空间,那么防洪堤建得越多,就把这个装水的容器,越建越小,容量也就越来越小。也就是采取了堵水的措施,实乃下策。老祖先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治水只能“疏”,不能“堵”。就是把防洪堤建成了铜墙铁壁,此时人们认为安全了。然后蜂拥而来,在这里搞建设。其实也只能防一些中小洪水,却难以挡住大洪水冲击,这时大自然将使人类得到更大的报应。可建可不建的地方就不要建,应保持原来的自然河道,采取植物措施就可以了。必须建的防洪堤的,东河五里桥至樟峡一带,防洪堤尽量离河道远一点,并做成一条沿江公路,防洪堤内侧靠水一方低地,全部种草。堤岸上全部种植树,安装景观灯。3、茅江桥东面一带离河道不远的低洼地,植树种草建小森林公园。茅江桥东面一带,地势太低,经常被水淹应搬迁,把这一带建成小森林公园,休闲娱乐场所。在离河道稍远且地势稍高的,这些地方可建运动场、停车场、公园、休闲地并种树等洪水影响小,洪水过后可照常使用的场地。地势较低,近河水一带全部种树、种草,绿化美化,建成一片小森林。采取植物措施,是一个百益而无一害的好方法。一万亩森林蓄水量,相当于一座一百万立方米的水库。且世代可以受益,这远远不是任何工程措施所能比的(一般工程寿命不过五十年)。森林植被还能减少流入河流的泥沙、净化空气、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等等。西江农贸、工贸市场底层,常被水淹可以改做停车场。4、减少不透水地面,多留绿地面积。不透水面积很大,雨水就不能渗入地下,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地下水位就会下降。久而久之地面就会沉陷。人行道采用彩色方形有孔压制砖,铺设人行道,并在其下垫上沙石形成透水层,使雨水能渗入,补充地下水。尽可能少搞水泥地面,多植树种草。谈到植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城市建设与防洪治水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