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docx / 文档详情
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2万字
约39页
0
3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docx

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

第一篇: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内容摘要: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表现出成人化、突发性、低龄化和手段更趋残忍的特点,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省。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应上学求知的年龄,却在看守所、监狱度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应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断发生?如何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得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个人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当坚持教育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从自我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四个方面进行,其中以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为重点。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因素预防一、未成年人犯罪特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己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且低龄化和智能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低龄化。某市破获一个抢劫团伙,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13岁。有一个15岁的少年,模仿电视剧中暴力犯罪情节,将邻居家一个5岁儿童绑架,然后,给孩子父母写恐吓信。他被抓获后,问他:“你为什么要绑架一个5岁儿童?”他说:“我是想试试电视剧中的办法好不好使。而犯罪手段也日趋成人化、智能化,较之过去的传统犯罪,其隐蔽、反侦察、逃避打击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做大案,如抢劫金融场所、盗窃抢劫机动车、盗窃商店、撬盗保险柜时都会有预谋、有计划、作案后尽可能地销毁现场遗迹,给公安机关破案制造障碍,以逃避打击。(二)是犯罪类型呈现多元化,尤其暴力型和侵财型犯罪多发。前些年,在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大多只是盗窃、故意伤害等案件。这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出现多元化,比如聚众斗殴、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绑架、故意杀人等等。我们清楚的看到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因为没有钱上网而结伙铤而走险的,形成一种“网络犯罪现象”。未成年人因无钱上网而犯罪的现象呈多元化趋势。(三)是结伙犯罪的特点突出。从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看,他们以往的生活轨迹大体类似,他们经常以村街、小区、学校、工厂、网吧、游戏厅等相同生活、工作和娱乐区域为特征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他们有着类似的生活方式,长期相互交往,互相感染,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上容易达成一定的共识,钱权虚荣心强,攀比思想深厚,一味追求物质上的需要和满足,为了达到一定的享乐目的,他们结伙作案,比如盗窃、抢夺、抢劫、诈骗、绑架等等。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原因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一是因为未未成年人自身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因素,这个因素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性原因,二是指家庭、学校、社会等对未成年人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客观方面的因素,通过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而起作用。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成长时期中,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更应该加以重视。(一)、未成年人自身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因素1、未成年人自身发育水平的原因,情感、情绪、心理方面不成熟,身体缺乏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的能力,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眼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从生理发育来讲,出现未成年人早熟现象。一些14—17岁未成年人生理机能已接近成年人,但是,他们的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未成年人的精力旺盛,如何没有争取的活动途径和健康的活动,很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引导下走向犯罪的道路。2、未成年人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低,抵御能力差。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未成年人极容易形成爱慕虚荣、寻求刺激、焦虑逆反、抵抗不良影响免疫力弱、遇事冲动、行为过激等心理特点,这些心理很大程度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因素1、家庭因素,一是破裂的家庭造成家庭的教育与关爱不够,导致青少年过早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所谓“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致使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在这种家庭中,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家庭,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子女的责任就落到了妻子一方,再加上家务劳动的压力、时间、精力等的限制,疏于管理和教育,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另外,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大全

文档大小:3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