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docx / 文档详情
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7万字
约47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docx

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

第一篇: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一信访的作用信访功能扭曲异化、民众“信访不信法”、司法资源不堪重负——这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办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标志着信访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放任涉法涉诉信访反复无常、没完没了,神圣的裁判文书就可能沦为风雨中飘摇、随时将要坠落的一片枯叶。”《意见》明确,将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也就是说,群众若要反映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主要对象应是政法机关,而非党政信访部门。也就是说,各级信访部门对到本部门上访的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应当引导其到政法机关反映问题;对按规定受理的涉及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处理。要向有管辖权的政法单位反映问题,而不是多头访、越级访,到政法各单位多头上访、越级进京上访等,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当事人也要正确理解法律,不缠访闹访。要经过审查、甄别,符合法律规定的,才能进入复议、复核、再审程序处理。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信访事项,或是正在法律程序办理中,当事人直接上访的,政法机关依法不予受理。反复缠访甚至违法闹访的,将受到依法处理提出,按照刑诉法、民诉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来修改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对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的,以依法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终结决定。对在申诉时限内反复缠访缠诉,经过案件审查、评查等方式,并经中央或省级政法机关审核,认定其反映问题已经得到公正处理的,除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启动复查程序,各级有关部门不再统计、交办、通报,而应将工作重点转为做好对信访人的解释和疏导。当然,实施终结制度绝不是放任纵容司法机关草率应付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意见》提出要严格责任追究,完善执法司法责任制,严格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同时,终结制度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制度创新,积极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这种努力的确是一大亮点,为妥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奠定了一个机制性前提。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意见,明确界定了“诉”与“访”的概念。所谓“诉”,是指在法律程序之内促进问题解决。例如,通过法院一二审、再审程序、检察院提起抗诉等,执行阶段若有异议,可通过举行听证会等途径解决问题。所谓“访”,是法律程序走完了,由信访部门来处理问题。信访部门会对案情进行研判,包括事实以及法律适用等。如果发现确有问题,相关部门会启动内部监督程序进行纠正。如果发现并无问题,将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接受裁判结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贫富差距扩大、价值观念变化,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以涉法涉诉为重点的信访案件呈大幅上升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信访总量中,涉法涉诉信访约占70%左右。[1]为推动信访案件的依法办理办结,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把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作为2013年的工作重点,把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终结运作与困境数量激增之压。从全国来看,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仍居高位,局部上升势头不减,越级访、集体访在一些地方仍很突出,涉及法院、公安法机关的信访占很大比例[8],同时,由征地拆迁补偿、劳动争议、环境污染等引发的诉讼也成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新热点。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不服法院判决和判决后“执行难”引发上访占多数,重信重访比例较大,越级访特别是进京访的数量居高不下,集体上访增多,上访群体多元化。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将原本由各级信访部门解决的问题统一交由已经重负的政法部门尤其是法院、公安处理,政法各部门面对巨大压力。体制机制之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是解决久访不结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全面落实到位尚有距离。从交办程序来看,涉法涉诉信访往往是多头访和多级访,由于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没有建立,造成多头交办、重复交办、重叠交办的情况时有发生。从终结程序来看,政法各部门没有制定科学的涉法涉诉信访的终结办法,终结审批条件设置仍然复杂、退出程序繁琐,应该终结的涉法涉诉信访难以退出。从终结途径来看,“花钱买平安”仍然是部分领导干部包括政法机关的领导干部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的便捷途径,这无疑助长了无理上访的歪风。从救助办法来看,涉法涉诉信访救助资金保障不一致,政法各部门争取使用难度大,且个案使用额度受限,不能据实利用,使急需救助的信访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从稳控协调来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使信访人的包案稳控责任也一并转移到了政法各部门,离开当地党委政府或社区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诉访分离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