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策略(最终版) 第一篇:论《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策略(最终版)论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策略陈新民摘要: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等。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的进行,要受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要想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优质高效地达成预定的目标,就需要对影响教学的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最优化的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就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对“为什么教”、“教什么”和“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的一种操作方案。《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初中文科综合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如何既能遵循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出本课程的具体特点,是摆在每位《历史与社会》教育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特点《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文科综合课程,就其课程性质而言,教学设计应注意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人文性。《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人文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首先应善于挖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素材。这方面的素材,除了注意吸收传统人文学科教育中体现民族尊严、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材外,还应该注意吸纳一些对全人类具有普适价值的精神和思想的教育内容,如教材中提到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为盲人谋利益的事迹”、“马丁·路德·金的人权梦想”、“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等案例,在教学设计中适时补充这方面的内容,更有利于增强人文教育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注意设计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历史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空洞的、生硬的说教,而是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典型的事实、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2、综合性。《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典型的综合课程,正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指出的,该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树立综合课程的意识和观念,注意加强教学内容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特别是要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的融合和渗透,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3、实践性。《历史与社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这些社会问题,并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二、《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过程与策略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要求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设计教学策略;对教学作形成性评价。[1]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设计,一方面需要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该课程的具体特点作出相应的设计。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察,笔者认为,《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一)确定教学目标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并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定,是教学设计首要的、关键的一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表述,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基本功。要使拟定的教学目标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分析: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总体要求去实施教学。因此,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否则,就会对整个教学造成导向性的
含秀****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高平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综合题(三)物理试题.doc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份两校联考物理试题.doc
迪庆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1).doc
赣州市红旗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莆田秀屿下屿中学2023年高三高考考前指导卷(2)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新起点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2-2023学年5月高三联考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三联考物理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