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精选五篇) 第一篇: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摘要]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司法实践,从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据以提出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目的是动员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对策综合治理研究[目录]一、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这一严峻现实已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仅据保定市两级法院统计,1990—1994年五年间共判处青少年罪犯1651名,1995年至2000年五年间,判处青年罪犯2330名,2000年至2004年间判处青少年犯罪4352名,后五年的增长的幅度竟达41%。以上情况表明了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遏制、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一、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青少年犯罪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青少年犯罪集中表现为几个类型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青少年犯罪中,侵犯财产型犯罪,突发性暴力伤害型犯罪,性犯罪和流氓犯罪占有较大比重。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1990年至2000年,全省法院判处的青少年罪犯中,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罪的青少年罪犯,占到了总数的70%多。此外,突发性暴力伤害型犯罪、性犯罪、流氓犯罪的人数也分别占到了总数的9.3%、7.5%、1.4%。(二)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且罪犯年龄趋于低龄化近些年来,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上升势头,如秦皇岛市海港区1993至1998年11月份,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件,涉及罪犯134人。1993年是发案高峰期,1995年曾有回落,1998年又出现了大幅度增长。1998年与1993年同期相比,该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增长了87.3%,发案数量86.7%增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呈上升趋势,罪犯的年龄也更趋于低龄化。他们当中,一般10--12岁有劣迹,13-14岁走上社会犯罪,15-17岁是犯罪高峰期。如发生在河北省境内的一起6名少年轮奸幼女案中,作案年龄最大的只有16岁,最小的仅12岁,其中3名是正在就学的学生。(三)团伙或共同犯罪突出,犯罪手段智能化在青年罪犯中,大多数是团伙或共同犯罪的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涉世尚浅的青少年,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许多人还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徘徊,在腐朽思想的侵蚀下,很容易被坏人拉拢、腐蚀,接受“教唆”,进而结成团伙,成为犯罪“共同体”。他们犯罪欲望强烈,常常借助群众力量相互壮胆,不惜铤而走险,社会危害越来越大。另外,在一些武侠、警匪、侦探小说、影视作品的“启发”下,青少年犯罪还呈现出“智能化”的特点。他们作案时往往头戴面具、假发,戴手套,穿大衣,大鞋,身着警服;有的伪造公函文件、证件;有的互称绰号秘密联络;有的作案后破坏现场等。(四)青年罪犯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据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1937名青年罪犯进行调查,除有大专文化的13名,高中、中专文化的276名外,其余均为初中以下文化,居农村文盲半文盲青少年类型的占37%。他们大都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法制观念极为淡薄,思维简单,能力低下,缺乏理智。(五)因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最新统计,因互连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五倍多。2002年全国累计登记的在册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青少年占72%,男性吸毒者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者80%从事卖淫活动。以上是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之所以呈现上述特点,有其深刻的根源。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有着社会、经济、文化及青年自身生理、发育等多方面的原因。(一)地区贫富差距、失业及社会分配不公等经济方面的问题是导致青少年犯罪较深层次的原因任何一种社会问题的出现都离不开经济方面的原因,当然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不会例外。1、地区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大多数群众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没有脱贫,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贫困地区的孩子大都得不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就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难以保证。其中一部分孩子为生活所迫,流离失所,其自身的经济状况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形成极大反差,容易激发他们的强烈的物质欲望,进而产生犯罪动机,一旦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疏于监控和管理,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就难

志玉****爱啊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