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模版) 第一篇: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模版)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失败原因:(1)失去权威,由兴到衰。西太后和光绪帝先后离世,清王朝没有一个权威人物能够驾驭新政,故新政不可避免要失败。(2)上层不和,元气大伤。统治者上层满族贵族与汉族官僚的矛盾,及满族贵族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特别是溥仪上台后,载沣与袁世凯的斗争更加激烈。(3)军队失控,无以保障。北洋新军的实权掌握在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尾大不掉。另外对革命党人对争取新军的活动防范不够。(4)处置不当,丢失民心。解散政闻社,镇压国会请愿运动,成立皇族内阁,这些违背民意的做法,使得各阶层人民都开始反对清政府。(5)操之过急,欲速不达。立宪改革出台过于迅速,铁路国有政策严重失误。因小失大,给整个改革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二篇: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

新槐****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