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本站推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3万字
约24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本站推荐).docx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本站推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第一篇: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本站推荐)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目的加强密封管理,减少跑、冒、滴、漏,节能降耗,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现场安全清洁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备、设施的密封管理。职责与权限3.1生产所属设备、管线及冲洗、消防、生活等设施、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3.2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道、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包括一次手阀及阀后所属引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由电仪车间负责。3.3电器设备的动、静密封管理由电仪车间负责。3.4消火栓由安全科负责管理。3.5设备动力科负责全厂所有动、静密封点的管理工作。4内容和要求4.1静密封标准4.1.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目测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4.1.2仪表设备及空气管线、联接法兰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4.1.3电气设备、变压器、接合部位,用目测观察,无渗漏。4.1.4氨气、氮气、压缩空气、co、一二三甲胺、甲醇等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4.1.5蒸汽系统,用目测观察不漏气,无水垢。4.1.6酸、碱等用目测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4.1.7水、油系统:外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4.2动密封检验标准4.2.1各种传动设备采用黄油润滑的轴承不允许漏油。4.2.2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10滴,末期不多于20滴。4.2.3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4.2.4屏蔽泵不允许出现泄漏。4.2.5磁力泵不允许出现泄漏。4.3密封点计算方法4.3.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4.3.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4.3.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无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算作泄漏点统计。4.3.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数×1000‰。5管理措施5.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道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台帐一般包括:设备泄漏点管理台帐,泄漏点数,泄漏率等)。5.2各车间落实密封管理责任制,明确密封管理职责,每周统计一次动、静密封泄漏点数,计算动、静泄漏率,每月分析一次泄漏情况。5.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计划。5.4车间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5.5设备动力科组织各种密封泄漏点的检查、考核工作。6检查考核6.1凡能够处理的泄漏点,车间未积极进行处理按以下规定考核:6.1.1水、油漏点每处每天扣5分。6.1.2蒸汽、压缩空气管线漏点每处每天扣10分。6.1.3酸、碱管及酸、碱泵填料漏点每处每天扣20分。6.1.4各车间出现漏点,车间要积极处理,每拖延一天扣分加倍;漏点存在时间低于一天,按一天进行考核。6.1.5出现漏点在设备运转情况日报表上进行详细记录,否则每处扣5分。6.1.6需停车处理的泄漏点,车间应及时提出申请,设备科协调处理时间。有停车机会车间没有组织处理,对车间罚款100元。6.2检查与考核的主要科室为设备动力科、厂级夜间值班人员、各职能科室及各车间管理人员。6.3根据夜间考核、设备动力科及职能科室检查的扣分总和为依据:7相关文件《设备完好标准》8相关记录《设备运转情况日报表》《设备运转情况周报表》9附:无泄漏工厂标准9.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职责明确,管理完善。9.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9.3保持静密封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9.4主要生产车间必须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10附:无泄漏车间(区)标准10.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完善。10.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10.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10.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第二篇:设备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