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docx / 文档详情
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5.1千字
约10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docx

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

第一篇: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xx诗社成立于XX年4月26日,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发展和繁荣超过了此前已经成立很久的诗社和诗词分会。三建司老总李xx先生很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凡是三建司的建筑,都有传统文化的元素。三建司有其特有的企业发展理念,即“一建人心,二建高楼,三建未来”,三建司之所以能够在当时众多的建筑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绥阳县最大的,也是上缴国家利税最多的民营企业,这与三建司精湛的建筑技艺和坚持诚信分不开,也与三建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分不开,xx诗社的成立就是一个明证。xx诗社的成员主要是三建司下属公司和幼儿园的员工、老师,虽然文化程度不很高,但年龄结构年轻化,很多是女青年,所以很活跃,创作热情很高。李xx老总不断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开设讲堂,请县内外名家为他们举办道德讲座和各种文化知识讲座。他们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不但愿意学习,也善于学习,短期内,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都有质的飞跃。写诗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每年的公司年会,除了歌舞表演,更多的是诗朗诵,现在他们更能创作古体诗词。绥阳县诗词楹联学会的会刊《诗乡诗词》为xx诗社专门开辟了栏目“企业诗花”,每期《诗乡诗词》都收到他们大量的诗词、儿歌和新诗,由于版面有限,只能每人选登一首,就是这样,“企业诗花”栏目的页码也是最多的栏目之一,诗词质量也不断提高。值得庆贺的是,今年12月25号,xx诗社出版了会刊《xx诗苑》,以登载三建司xx诗社会员的作品为主,内容丰富多彩,有古体诗词,民歌,对联,儿歌,新诗,散文,诗词小论,质量也比较高。xx诗社虽然起步较晚,但走在了全县很多诗词分会的前头,而且年轻人多,后劲十足,为中国诗乡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年12月17日,继xx镇获得省级“诗词之乡”,xx中学获得省级“诗教先进单位”称号之后,xx省文明办、xx省教育厅、xx省文联、xx省诗联学会又联合授予了绥阳县“诗词之县”,风华镇、枧坝镇“诗词之乡”,和儒溪中学、城南小学“诗教先进单位”的匾牌,肯定了这些乡镇、学校为绥阳县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有些遗憾的是,如果xx诗社成立早一些,就企业及xx诗社所做出的成绩而言,毫不逊色以上提到的乡镇和单位,完全有实力获得“诗词进企业”先进单位这个匾牌。而我们绥阳县也正需要有这样非常注重文化建设的企业为其他行业竖立标杆。如果有这个匾牌,明年中华诗词学会来绥阳县验收国家级的“诗词之县”,验收合格的成功率会大幅度提升。我想,我们下一步应该向省级有关单位推荐三建司及xx诗社,相信,有你们做出的成绩摆在这里,一定会如愿以偿的。三建司正是有如此浓郁的企业文化,才会在全国建筑行业不很景气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在全县乃至全省前列。相信有我们这样的老总和这样的员工,三建司的前途更加光明灿烂。对三建司的所作所为非常感慨,写了几句顺口溜:为三建司点赞不忘当年八把刀,德才兼备造楼高。传承祖训崇德品,遵照国法守律条。企业立于不败地,人心建起幸福桥。员工今又成骚客,尽把诗文吟自豪。徐久长XX.12.27第二篇:学会XX年年会发言稿学会XX年年会发言稿一转眼,我们东至民俗学会走过了一年,回想这一年,我们无不激动万分,感慨万千。曾记得,年会成立那天,在县教体局偌大的会议室里,真是高朋满座,各路精英云集于此,畅谈尧乡民俗的趣闻轶事,奏响了我们东至民俗研究的春天,同时也产生了我们民俗学会的载体《尧渡河》。从那一天起,我们民俗学会在会长张先明先生的带领下就正式踏上了访古寻幽,走村串户,挖掘资源的历程。我们走张溪,进胜利,去罗城,钻秧畈去收集民歌民谣,并以“青水湖畔七夕民歌晚会”的形式将它展示出来,在县电视台文化资讯频道中滚动播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曾记得洪方同春的首届茶叶节,我们民俗学会推出了整整一台文艺演出,让《一杯在手,天下同春》,享誉大江南北。还记得黎痕那个金色的秋天吗,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们民俗学会走进黎痕,在乡愁馆里,在当年红十军、皖赣特委战斗过的地方,我们奉送了一场《历史不会忘记》的精彩演出,黎痕的乡亲们为我们爆以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官港的秧畈、东流的陶公祠、尧渡的梅山等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文艺表演,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我们编印的会刊《尧渡河》,影响极深,广为流传,许多人看后爱不释手,认为这是一本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好杂志,让他们又回到了那孩提时代,又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在吟诗作对……民俗的根在民间,在那饱经风霜的老屋里,在那茶山老奶奶的山歌里,在那农家墙上的犁耙车耖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无论我在哪里,睡梦里总是闪现着家乡洋湖油坊的老油榨,青峰岭的古松,二家里的祠堂,高山东风的王家老屋,泥黄前旺的老枫树和珠虹的普济寺。挥之不去的是年丰老渡口的木船,珠虹卢龙的狗推车,青峰江家的大石磨……我认为,这些东西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诗社XX年年会发言稿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