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诗词二首.docx / 文档详情
诗词二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7.4千字
约14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词二首.docx

诗词二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词二首

第一篇:诗词二首诗词二首鹧鸪天屈吴春南巅飞雪犹玉帽,西坡密林早含苞。山涧琼浆涌银珠,乱花细草片麦苗。寺漫山,木秀茂,丹楼朱塔僧居庙。白马圣佛唱悠闲,岚在腰间玉带飘。那座红色的石山,——红山寺赋那座红色的石山,丁当的凿石声响彻千年。漫漫丝绸古道,西行的驼铃跃过万水千山。那座红色的石山,经历了昔日的烽火狼烟。血雨腥风的日子,唯有古城与之相伴。那座红色的石山,演绎了与红军的旷世情缘。矗立山巅的纪念碑里,刻录了悲壮的漫山红遍。那座红色的石山,冲锋的号角仍萦绕塔尖。曦曦晨风中,雄征的大旗越发红艳。(平川二中2张建强)第二篇:浅析诗词二首浅析诗词二首——《中华诗词》2013年第三期读后求索诗贵遣词用字精准、形象生动传神,每一句诗的内结构和每首诗的结构要合乎情理并顺理成章,不犯思维逻辑,物象逻辑、情感逻辑等方面的逻辑思维错误。否则,读者会看不懂,你的创作也会因而失败,你写出来的这种失败之作也不可能取得读者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还有可能污染中华民族文化的美誉。我的诗词都写得很烂,属于不学无术之徒。二十多年前就曾有老师指出:此子不堪教也。这样的东西也能拿得出去?!为了这句评语,我曾完全失去信心,把自己所有工具书都送给了别人,退出这个行当达十多年之久。后来回忆这一段过往,曾有一首绝句记录在案:良言一句辣如鞭,悔恨丢盔二十年。再涌心潮留晚照,重挥彩笔写河山。至今我还是因为牢记着当年的那一痛击而畏缩不前。不敢投书报刊,不敢参加这样那样的各种赛事,唯有蛰伏资阳与我们研究会的同仁们胡砍,只能在贞友偶尔带来的一本《中华诗词》上有幸感受到许多佳作的风采,但出于研究和求索的本心,对其中个别作品的问题也想谈点一孔之见,也许全然都是胡说八道。幸好是在资阳这个小地方作为研究会的内部交流,影响也不会大,因而才敢斗胆直书蠢见,请同仁们勿必多加关照和包含,当然我也懂得文责自负的道理,如有谬误该承担什么,我自会背起来。先看一首绝句:初秋游青城山一入深山积翠迷,蝉轻林密响高低。此间随处仙风在,静看谁邀云出溪。这首诗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作者未能抒发和描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堆砌了一些陈词套话,更糟的是他写出之景并非他所能见之景,他内心的情感抒发自然也就没有根了。首先看诗题是在秋天游览青城山。秋天的青城是何等景象?“翠”字何来?而且“翠”得迷人?最糟是这个“积”字,到底何解?“蝉轻”二字何意?“蝉”的旺盛时段是在盛夏,秋来面对瑟瑟秋风,它岂能在密林中“响高低”?“秋蝉”应当无语了吧?夸大和奉承总得有理、有节、有根吧,他用“此间随处仙风在”确实并非真实的写照,青城山景区不是“金顶”,也不是什么“风口”,怎会随时、随地有“仙风”吹拂呢?再看结句“静看谁邀云出溪”,“静看”为何意?到底是在看“谁邀”还是在看“云出溪”?“云”是从“溪”中“出来”的吗?诗中物象的逻辑关系有些费解。再说,你不懂汉语语法的主、动、宾关系,你不会精准地善用动词,只想多多地拼凑一些内容物:哪怕你的平仄、音韵等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你也不可能写出自然流畅、音韵铿锵的诗句来,更不用再谈什么意境的高低了。再看一首词:鹧鸪天·千岛湖畔偏爱湖光信步狂,水边亭角惠风凉。渔舟唱晚青萍卷,星岛迷蒙入醉乡。歌激越,舞轻扬,琼枝玉树蕴花香。婆娑楼月人归后,欢舞山城乐未央。偏爱就要细细地欣赏、顽味,信步是很随意地散步,与漫步差不多,何以至“狂”?这就是情调色彩不统一,生生地把一句诗的意境都阉割了。“青萍卷”的“卷”字何来?“萍”本是浮生在水面的小植物,其背面多为紫色,他这“青萍卷”的描绘令人费解。再说,偌大一个千岛湖,萍是一个主宰景观吗?真是如此的话,那可能就会成灾了。记得某年昆明滇池为浮生植物所累,船皆无法通行,政府组织专门的割杀打捞机器船队进行清除,历时颇久,滇池景观才得以恢复。“醉乡”这个词少见,算我孤陋寡闻了。琼枝和玉树本是同一物体,把它们并列为两个物体写入同一句诗中,真是浪费得有点大方了。“蕴”者藏也,先不管玉树是否开花,它为何要把这香味“蕴藏”起来?既然已经“蕴”起来,这个花香你又怎么闻得到?我看将此句改作“琼花玉树送(散)花香”可否妥当一点?“婆娑”是舞姿飘动摇摆的样子,“楼月”如何飘?怎样摆?更不可思议的是已经曲终人散,人们都已回归各自的家中,哪来的“山城欢舞乐未央”?真是见了鬼了!写诗填词一定要老老实实地去描写那些物象的本来面貌。你可以去美化它,赞美它,欣赏它,也可以因自身情绪、思想或其自身的优劣本质去褒贬它,但你不能歪曲事物的本质特征恣意胡为。要根据自己细微的观察和体验,去描绘那些自己切身的真实感受,作品才有可能会打动人心。学习别人的佳作或借鉴别人失败的教训都有益于自己创作水平的提高,但绝不能走捷径,搞拿来主义,因为它不会对你有什么帮助。总之,做人、做诗都必须先做一个老实人。第三篇:诗词二首诗词二首乡村所见2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诗词二首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