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9万字
约34页
0
3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docx

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第一篇: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摘要: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相当精炼地概括出了李白、杜甫二位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诗仙”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其诗气魄非凡,豪迈激昂,是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诗圣”杜甫跨越中、晚唐,其诗沉郁顿挫、萧静自然,是诗歌史上另一面辉煌的旗帜,他们虽同处唐王朝,但诗风却截然不同,本文从情感表达方式入手分析二人诗风的特点。关键词:李杜情感诗风比较浪漫与写实李杜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首先表现为,李白的诗歌中多采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基于想象而把众多并不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无边无际,意境奇特无比,变幻缥缈莫测,形象辉煌壮丽,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诗的开头四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以虚衬实,富有神韵,引人入胜。天姥山虽然奇绝,事实却不及其他名山,但后文李白称它“势拔五岳掩赤城”,可见想象夸张之大。紧接着诗人进入梦幻中,“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将他送至谢灵运曾经的居所,他穿上谢灵运特制的木屐,登上谢灵运攀爬过的青云梯,眼前出现一幅壮丽景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景象光怪陆离,有声有色。突然“丘峦崩摧,訇然中开”接下来的场景更是壮阔非凡,金银做的宫阙现于眼前,多如密麻的仙人们个个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作为车马,老虎弹琴,鸾凤拉车。通过浪漫主义的联想,渗透出诗人长期漫游生活的痕迹,也可看出古代传说、屈原楚辞的影子,以及长安生活的写照。但同时,他却不是纯粹的夸诞和设想,游离于现实之外,反而回归实际。“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作者内心的失意直接抒发了出来,然后是对徜徉山水的向往,诗歌到此并没有结束,最后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决绝之叹。整首诗想象丰富,内容多变。杜甫则注重对现实生活作典型艺术概括,寓主观于客观,以细节描写取胜。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以描述开篇,完全写实,面对大自然的威力,自己无可奈何,“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系列的动词构成一幅幅生动地画面,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叙述虽然直白,但还是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平静的表现更是让读者感到细微的焦虑、愤懑之情。不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吾”“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倚仗自叹息”,孩童的趁风打劫使他大为恼火,诗句如实地描述了自己的失态,率真之至。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秋雨时至,“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艰苦处境的真实记录,最后,作者自然地联想到他人,全诗进入结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理想、意志代替了痛苦、叹息,饱受民间疾苦、忧国忧民之感溢于言表。全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次表现在语言方面。李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朴素简洁,流畅自然,《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即是典型代表。另外,也有大气磅礴、雄奇壮美之风,如《古风》、《行路难》。而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重视俗语的运用,语言高度凝练、概括。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主要源于家世教育、人生经历、思想性格。李白出生于富裕之家,从小所受教育并没有对儒学过多注重,因此,在他的思想体系里,“儒仙侠”三者合一。一方面,希望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另一方面,渴求出世,飘然世外,做一“谪仙人”;除此之外,他还崇尚自由和正义,充溢着对人的关心。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儒家文化熏陶,一心追求官位却历经艰辛,由此诗歌罩上了一层苦难的阴影。大唐帝国表面的强盛,鼓舞着李白向往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强烈愿望,但却屡遭当权的官宦外戚的暗中诋毁打击,导致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他惟有怀抱着理想四处奔走,时而高歌自己的理想,时而悲叹个人的不幸;时而乐观,时而颓唐;时而激愤,时而消沉。而杜甫的一生都在谋求获得官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一直秉承着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信念。因而他的诗作中流露出的多是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感情,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在诗歌风貌上,"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白主观色彩浓厚,其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个人尊严的坚持无人能及,诗歌重点抒发自我内心的豪迈气概与激昂情怀,忽略对客观物象的具体描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论李白与杜甫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文档大小:3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