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s版三年级上13课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语文s版三年级上13古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语文s版三年级上13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2021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4、讲读第2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3)指导朗读。(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3、指名说。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粒”左窄右宽。“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2021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二节第二课时一、课前说说: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二、指导看图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三、讲读诗句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小米。泛指谷拉.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犹饿死:还是饿死了。6、指导朗读.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四、指导写字1、收:左窄右宽.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语文s版三年级上13古诗两首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本课挂图或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新邱区新发小学张爽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1.引导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2.介绍,引入新课。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2.检查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或找朋友的游戏快速反馈识字情况。抓住重点字,如“所”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发现错误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三、指导朗读,达到背诵1.指名试读。2.教师范读,导读(引导学生感语诗句的韵律、停顿。如:句尾的抑扬,声音的长短)3.学生练读。4.指名读,接龙读……5.背诵。四、指导书写生字。(前3个字)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2.指导范写。(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的字)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4.展示作业。五、布置作业把诗背给家人听。第二课时一、复习齐背古诗《所见》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引出新课。2.介绍。三、回顾《所见》学习方法,运用此方法自学课文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2.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学习情况。四、汇报学习情况1.小组陈述本组学习情况。2.全班共评。五、指导朗读达

宁馨****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