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识字教学设计 正文:识字教学设计识字教学设计识字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教学重点: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学会本课5个生字。教学难点: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这些壮丽的景观吧!2、观看课件。3、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开火车检查字音,纠正字音。2、理解词语(1)出示第一幅图(2)这些马个个长得怎样?出示:"骏马、秋风、塞北“(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骏“字?看课件讲解”塞“的.字理。结合地图理解”塞北“。(4)练习朗读,看每个词能否读出一个画面来。(5)老师示范读(配乐),指名读,齐读。2、同法学习”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4、练习背诵。三、拓展延伸1、说说你还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有趣的物产?2、仿照课文写一组词串。识字教学设计2课前透视“是对非,长对短……”这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识字7的内容,短短六行话,不仅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真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传统蒙书的结构以及语言形式的借鉴使得这首对子歌节奏感极强,读起来韵味十足。良好品质的渗透又不愧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识字3,学生对对子已经很熟悉了,他们可以随口说出几句好听的对子,所以对这些好读好记的对子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的意思。4.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5.感受对子这种语言形式的优美,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信息资料1.图片、生字卡、小黑板、课件。2.学生搜集的对子。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对对子。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对对子,比一比看谁接得快,谁的对子美。(如:师:我说“云对雾”,生接:我说“花对草”。)(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对对子、贴词语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认识生字,在乐中感悟了句子,积累了词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2.谈话。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评一评自己吧,要是实话实说噢!(学生畅所欲言,揭示本单元主题——我们都有好品质)导语引入:“你爱劳动,我爱集体,他很诚实。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都是好孩子。”(利用本单元的导语引入新课——揭示主题——好品质、好孩子,体现了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组织教材”的特点。)对话平台自学。1.借助拼音自由读,把字音读准,把对子读流畅。2.同桌互相读,评一评读得怎么样?3.把自己读得不够好的字或对子多读几遍。识字。1.学生读对子,教师依次贴出如下几个对子。是——非长——短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赞——嫌2.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还能读吗?读了上面六组对子,你有什么发现?(互相提醒注意“诚、实、招”读翘舌音,“赞”读平舌音。)3.同学交流识字方法。4.巩固识字。(1)对对子。学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举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学立刻举起字卡,以此类推。(2)看图贴词语。图一:两支铅笔,一长一短。图二:两个小朋友,一个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词卡:长、短、热情、冷淡。学生看图,将词语卡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写字。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6个字,引导学生观察你觉得哪个字难写。2.引导学生将字归类,本节课写好“冷、淡、情”3个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观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其余两个字学生自主练习。4.学生描红、临写,并展示写字成果。(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字分类指导书写,有利于学生抓住规律,把握特点,自主写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自己的板书示范。)第二课时对话平台导入。老师把上节课结识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里,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小黑板出示句子。1.妈妈待人很热情。爸爸待人很冷淡。2.王晓红虚心好学,诚实勇敢,赢得了大家的赞扬。3.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用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课前复现上节课要求认读的字,并把这些字编排在句子中,意在让这些字和孩子们反复见面,避免了认字多、巩固率差的弊病,而且这种复现方式完全符合认读的字的教学要求。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语言环境还能认识。)朗读背诵。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