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第一篇:语文教研组下学期工作总结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指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要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效果,促进了教与学的创新。一个学期来,全组教师团结协作,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本学期所做的工作(一)认真务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1、认真指导并督促全体语文教师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2、教研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每周都围绕主题活动,有记录,有材料收集。3、要求全体语文老师围绕“打造高效课堂”的主课题进行研讨实践活动,重点实践研究“用有效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小课题,组内成员人人有笔记,个个有主题。4、重视学生写字、朗读等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读写习惯。5、抓好学生作文教学,努力探索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生活气息浓郁的事件进行作文教学,备好作文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6、积极配合学校教导处做好月常规检查。7、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完成了两个微型课题的报批及研究阶段工作。(二)加强业务学习1、在教研组组活动中,认真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我镇高效课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积极配合并组织教师参加镇内举行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我镇推进高效课堂研究动态,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4、组织开展“一人一主题打造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围绕“有效评价研究”进行了研讨总结,并推选优秀实验教师进行示范课推广活动。5、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激励教师积极到远程教育室下载教育教学的相关文字资料或音相资料。(三)开展了切合实际的第二课堂活动1、本学期开展了主题为“诵经典诗文,传中华精粹”的朗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2、认真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利用班级图书角,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好书,并学会摘抄评写,提高了学生诵读理解能力。3、结合学校教导处、少队部工作安排,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如:法制征文、爱国读书活动征文、环保征文、“爱心行动“书信大赛等,多方面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二、取得的成绩1、语文组的研讨气氛浓郁,听课、评课活动正常化、系列化。特别是在进行“实施有效评价促进课堂转型”的示范课听评课活动中,语文组推选的四位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细致,课堂有效突出了评价的作用,为打造高效课堂研究树立了模板。2、语文组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每个人都能据自己选定的课题进行有效探索,撰写学习笔记均达5000字以上。4、在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比赛活动中,各位语文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和指导,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使竞赛的效果良好。5、语文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镇级课题研究,并围绕子课题“重视课堂有效评价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书写了案例。三、存在不足:1、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2、部分教师的语文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时有应付现象,书写的文本类成果水平不高,个人观点过少。3、由于教学工作繁杂,各位教师又精力有限,对学困生的转化指导效果不明显。总之,教学教研工作头绪繁多,要想做到面面俱到实在不易,但只要本组教师保持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研究精神,竭尽所能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014年6月第二篇:2011—2012学下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2011-2012学下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本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二、继续加大力度落实校内听课评课工作认真

光誉****君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