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篇: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015~2016学年度对口升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机电系曹杨杨本次语文质量检测,以语文新课标为依据,试题覆盖面广,难度较大,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字词,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下面就学生情况以及以后教学的改进等方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试卷综述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其中第1小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读音能力,但从试卷发现“拾级而上”与“物阜民丰”两个词语学生的不会读的概率比较大,做正确的较少。第2小题是字形,意在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积累情况,学生得分比较高。第3、4小题是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学生掌握得也比较扎实。第5小题考察标点符号,第6小题考查病句,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第7小题是语序排列,第8小题考察修辞手法,这两道题学生们做的很好。第9、10题较基础,课本内容,较简单,学生掌握较好。第11、12小题诗歌鉴赏题,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全对的很少。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本试卷的难点,分说明文、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精读课文当中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学生做得比较好,相对失分较多的是文言文阅读,后边的两道小问答题,比较灵活,学生得分还是可以的,只是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至,可能得分相对较低一些。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外阅读《秋枣红儿》学生做得不尽人意,有学生都有漏题的现象,选择题忘记写答案,导致失分严重,真的很可惜。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思维不够开拓,导致现代文阅读平均6~7分。第三部分应用文写作部分,大部分学生在收条的格式上有所丢分,还有数字的大写写不正确,跟学生练习的少相关。最后“习作”60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将材料看懂,立意来写,这一题富有开放性,考察学生组织、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从答卷看,大部分同学都紧扣主题,把握中心,意境开拓,卓有远见,而且书写也规范,格式正解,段落分明,有一定的写作水平。二、问题所在(1)平时教学对学生要求的不够严格,过高地估计学生导致错别字过多。(2)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我校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3)词语积累不够。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4)阅读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平时要教会学生方法。并且让他们多积累。三、改进措施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巩固识字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4、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6、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2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7、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第二篇: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四年级共有40人参加考试,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二、试题结构特点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

是你****松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