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2万字
约41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docx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第一篇: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学英语报社http://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语文版七下第二篇:《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许卓洪教学目的: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具准备:课件制作。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文学的王国里,我们常常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无穷的艺术魅力,其中,古典诗词给我们的享受尤为美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感受这些诗词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感情。(一)学习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剑门关以南,今四川一部分,又称剑南。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灯片)【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圣”。其代表作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背景】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乱算是平息了。但这时成都发生兵乱,杜甫避乱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不禁惊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极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离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为千古名篇。前人评这首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听老师范读,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齐读一遍。3、赏析课文。首联中的“忽传”、“初闻”、“满”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形?(惊喜)颔联、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尾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幅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4、名句品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白日放歌”纵酒,不是借酒消愁,而是以酒助兴;今日之高歌,不是长歌当哭,而是快乐地歌唱,此联将诗人因收复失地而产生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5、【译文】:在剑门关外忽然听到官军已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也都已消失,我随意地手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我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我要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这是一首著名的抒发了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的诗。6、背诵。(二)学习第二首:《滁州西涧》。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导语。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2、欣赏《滁州西涧》的朗读与诗意。请学生朗读,再齐读。【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灯片)3、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1)比如说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2)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3)分别对各个文眼进行分析。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这里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