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一个严肃的梦想 第一篇:诗歌一个严肃的梦想诗歌,一个严肃的梦想——听名家诗歌报告有感09级现当代文学王青学号:210914110472009年11月14日,在海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王蒙先生的邀请下,谢冕、郑愁予、严力等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到海大崂山校区为我们献上了为期两天的精彩的诗歌报告。这次来作报告的四位学者,除了王蒙先生,其主要的精力在小说的创作以外,其他三位学者都与诗歌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解之缘。郑愁予先生,台湾著名诗人,他用自己细腻多情的字句,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比如他的成名作《错误》,将“哒哒的马蹄声”留在了我们心中。谢冕教授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任教于北大的他,一直秉持着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与坚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率先发文《在新的崛起面前》为现代朦胧诗进行辩护,使得“朦胧诗”真正的价值得以显现,推动了中国当代诗歌转型的成功尝试。严力先生则走的更远一些,1973年开始诗歌创作,1985年他自费留学纽约,并于1987年创办诗歌刊物《一行》,成为美国第一份华人诗刊,从此开始了他在美国的中国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这四位经历不同、各具特色的诗人、学者,以他们对于诗歌的共同的热爱与感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诗歌盛宴。郑愁予:诗人是人类的鸟族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的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又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1949年随父亲至台湾。有着这样不寻常的辗转经历的郑愁予,对于诗歌的理解感悟就更深了一层。“诗是水质的,诗人是人类的鸟族”,这是郑愁予在诗歌讲座中对于诗歌与诗人的一种独特的评价。正如“鸟族”一样郑愁予曾在许许多多的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自己的诗歌,因而他的诗歌更为多元和深沉,诗歌中的情与理和谐而洒脱。这种“鸟族”的特性,使得郑愁予对于故乡的理解也与他人不同“我走到哪里,故乡就跟我走到哪里”,在他的理解中,个人的经验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的新生、融合,于是产生不同的特异的诗。因为诗是水质的,所以诗不受时代、地域等等的限制,就是诗人自我经验情感的审美性表达,只有诗人不断地产生新的思考、感受、体认,诗才会是常新的、充满活力的、流动的。有评论家称郑愁予为“情诗王子”,因为他的情歌写的最好,用字细腻却又有力量,隐晦却深远,整体风格清新婉约。在讲座的现场,郑愁予还亲自为我们朗诵了他的成名作《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首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的小诗,引起我们阵阵掌声。郑愁予的诗,宛如一段优美的轻音乐,有着中国的美感和现代的风格,细腻准确地文字,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藻,只凭着自然真切的情感就足以打动人心。在谈到诗歌本身的时候,郑愁予说到:“‘诗’与‘歌’有时是要分开讲的,‘诗’是要把感情的沉积用语言表达成一种意境,有沉潜的过程;而‘歌’是可以直接呼出的。”因而,郑愁予说:“诗其实是梦的产物,是个人化的极显。”在我看来,这种“梦”正是通过“沉潜”最终用文字表达出来,才获得了其最终的意义与美感。谢冕:我的诗歌梦想谢冕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四个阶段的诗歌记忆。第一阶段,谢冕生于1932年的**之中,开始了自己悲哀的童年,是诗歌伴随与安慰自己。第二个阶段,1949年后,进入了将诗人诗歌进行政治分类的时代,谢冕称之为在失去自由的时刻停步。第三个阶段,美丽和充满幻想的时代。这一时期随着朦胧诗的出现,诗歌出现了新希望。第四阶段,对诗歌殷切的期待阶段,指的是90年代至今,是对诗歌界再次出现繁荣和主潮的一种希望期待。谢冕教授是一位研究现当代的专家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热情的文学爱好者,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始终能感觉到那份对于文学的激荡人心的热爱。他的诗歌记忆的第一个阶段,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文学爱好者最初的梦想。谢老师说,他的童年最大的乐趣和游戏就是写诗,与同学、同桌对诗。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他与前后桌的同学,一边佯装听讲,一边互相传着纸条,你一句我一句的对着诗。谢冕教授讲到这里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上课传纸条对诗的童年时代,眼中漾出机灵调皮的神色,脸上也堆起了孩童般的笑容,讲述的绘声绘色,甚至还回忆起了当年对的几句诗来。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翁,在谈到童年时代的诗歌体验时的那种真诚、喜爱、沉迷的表情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谢老师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于文学的热爱,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暖暖地感动与深深地敬意。然而,谢老师讲到自己与诗歌相遇的第二个阶段,语气则转为凝重的,甚至是自我反思的。建国后,随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倡导的文艺方针在全国的全面实行,文学为政治服务成为文学生产、价值评定的唯一标准。诗歌也自然而然的失去了

文宣****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