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试卷第二轮 第一篇:语文试卷第二轮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二)卷首语:同学们,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和多方检测,你一定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相信这次测试中,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你们马上就要离开小学了,再来一次检测,为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吧!相信自己,冷静思考,认真答题,成功永远属于善于总结的你。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3分)línglìwǔrǔmáodùnpáihuáikāngkǎimiǎoshi()()()()()()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1分)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3分)膝盖(xīqī)露骨(lùlòu)相称(chèngchèn)歼灭(qiānjiān)号叫(háohào)强迫(qiángqiǎ4、按查字典方法填空:(3分)“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及”字在字典里有以下解释:1、比得上;②赶上;③到、达到;④和、跟。下面三个句子中的“及”各是什么意思,请分别选择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林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2)《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拉黄包车的得到了伯父的及时治疗。()5、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后画“√”,有错的用“×”标出,并依次改正。(4分)(1)自作自受千均一发聚精会神()(2)兴高采烈莫明其妙络绎不绝()(3)高歌曼舞粉妆玉砌完璧归赵()(4)同心胁力钟鸣鼎食自相茅盾()6、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它们谢谢你了!(4分)(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7、下面的句式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4分)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2)武松打死了这只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姐姐说:“我明天去上海。”姐姐说,她明天去上海。(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不是……就是……如果……就……因为……所以……无论……都……(1)()天下雨了,你们()不用上操了。(2)()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缺点。(3)每天早晨,()我先到班里,()他先到班里。(4)()玫瑰还是牡丹,()属于植物。二、积累运用。(25.5分)1、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不少古诗词。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4分)(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3)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2、请你当一次医生。(打的打“√”,错的打“×”)(3分)(1)鲁迅的拼音应该是Lǔxùn()(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一句格言。()(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结束句,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5)“竹签子是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竹签子与钢铁相比,是为了说明共产党员的意志坚强。()(6)“千山一碧”这个词写出了绿的生命。()3、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要细心哟!(1)将相“不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相”认为“将相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将相不和”就会______

高格****g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