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docx / 文档详情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9万字
约74页
0
6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docx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

第一篇: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语言一、学习目标: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技巧。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二、鉴赏分类:(一)推敲字词: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一枝孤梅迎寒怒放,更富意境。同时还能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晴景》王驾)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小结:语言鉴赏主观表述规律:字义(字面义、语境义)-意境-感情3、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第一步]“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咽”字拟人,“冷”字动用。[第二步](具体说明内容)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三步](指出表达效果)“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暗孤寂的景象(意境),衬托出了诗人禅寂的心境。(二)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闹,热闹,春意闹,是指春光烂漫,一“闹”字写出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不仅用字新鲜,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三)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喜雨之情。(四)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2: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拟声词能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五)要注意意象组合的名词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名词组成的意象组合而成一种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愁绪。【有关炼字型诗歌鉴赏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六)还原语序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2.宾语前置。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

文档大小:6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