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docx / 文档详情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万字
约33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docx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第一篇: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说文解字序》,又作《说文解字叙》。下面请看小编特地为大家收集的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原文古者包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法象,现象)于地,视鸟兽之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与地(一说为“舆地”,即“与”之繁体“與”通“舆”,“与地”即“舆地”。“舆地”,以车喻地,即大地之意)之宜(通“仪”,仪象,或法度),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示也;《康熙字典》:又布也;留传,留传后世)宪象(观测推算天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众多)业其繁,饰(假托、掩饰)伪(作伪、虚假)(饰伪,即巧饰伪诈)萌生。黄帝之史(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兽迹也)之迹,知分理(即文理)之可相别异也(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初造书契(即文字)。“百工以乂(yì,治理),万品以察(分辨、明察),盖取诸夬(guài,《說文》分決也,即断决、分辨)”;“夬扬(扬:传播)于王庭”(这句意思是:万物分辨明晰了,然后在王者朝廷上予以传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说的是文字是在国王朝廷宣明教化的工具),君子(王臣百官)所以施禄及下(下层庶民),居德(蓄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孳乳:繁殖,泛指派生)而浸(一作寖,渐也)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如:《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也。以迄五帝(指黄帝、帝颛顼(zhuānxù)高阳、帝喾(kù)高辛、帝尧、帝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武)之世,改易(改变)殊体(不同的形体)。封于泰山者七有二代,靡(无)有同焉。《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官名)教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先以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éqū,弯曲),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喻也)相成,江河是也。四日会意。会意者,比(比合、组合)类(字类、字群)合谊(义之本字,义乃谊之假借字),以见指撝(指向)(二句言组合字群而会合其义,以表现所指向之物事也。),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造字类)一首(统一其部首),同意相受(加也),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谓与仓颉之古文稍有不同)。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厥,其也,指示代词;厥意,文字构成之义)可得而说(说明)(这几句意思是:直到孔子编写六经,左丘明写春秋传,都用古文,字的意义还能够说明)。其后诸侯力政(政,即征。力政:以武力相征伐),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讨厌礼乐妨害自己),而皆去(废弃)其典籍(典章书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始天下,丞相李斯乃奏(上奏)同(同一、统一)之,罢(删除)其不与秦文合作(相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采用)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或者有很大的简化改变),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指焚书坑儒),涤除(废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以求简便),而古文由此绝矣。自尔秦书的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刻于符信之体),四曰虫书(象鸟虫之形,书写旙信之体。旙信,即旗帜之类),五曰摹印(规摹印章之体),六曰署书(题署之体),七曰殳书(殳,兵器;殳书,刻于兵器之体),八曰隶书。(注:自刻符以下《汉书艺文志》谓之六技,其中除隶书外,大约都是大篆、小篆之艺术体)。汉兴有草书(段玉裁曰:“按草书之称起于草稿……其各字不相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曰今草。”草书之特征有二:—简化,二连绵)。尉律(廷尉之法律):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讽,背文也;籀,紬绎理解之意。讽籀者谓讽诵理解也。有人说:籀书九千文,是用籀文所写之文长达九千字,也通);又以八体试之(试用秦之八体使之书写之)。郡移太史并课(并试),最者(成绩最优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以法纠有罪也)之(这两句意思是:吏民上书,书写如不合规格者,即举而纠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文字之学谓之小学者)不修,莫达(明白)其说(文字构形之说)久矣。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谓李斯所作仓颉篇之说解。读,即说解)者,张敞从受之(从之受业);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征礼等百馀人令说文字未央廷(未央宫)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采,采取,采取会议讲学讨论之结果)以作《训纂篇》。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