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第一篇: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池州市第十中学姜冬炎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

书生****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