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说课教案.docx / 文档详情
说课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9万字
约36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课教案.docx

说课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教案

第一篇:说课教案《闻一多、徐志摩与早期新月诗派》说课稿一、说教材《闻一多、徐志摩与早期新月诗派》位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专题二——五四新诗。本节主要介绍了新月诗派的形成及其“三美”主张,并以闻一多及徐志摩的代表作为例解析其艺术特点。二、说目标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专科起点升本课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中国现代文学基础。加之前面已学过胡适及郭沫若的诗歌,对五四新诗有所了解。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安排,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新月诗派”的形成及其“唯美”的艺术追求。2、掌握闻一多关于新诗创作的“三美”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对新诗规范化的积极意义,把握以《死水》为代表的新格律诗创作成就。3、了解徐志摩文艺思想的复杂性,准确把握《再别康桥》的主题内涵。了解徐志摩诗歌对“三美”理论的积极实践及其艺术特征,认识徐志摩在新诗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其中的“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三美’理论”及“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作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三、说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及课程内容的特点,我确定本节教学的方法主要为赏读法、归纳法。四、说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我将本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新月诗派的形成——闻一多与其“三美”理论——徐志摩诗歌欣赏——总结延伸。(一)导入新课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徐志摩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惆怅。有人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的清白、坚守理想的高贵,所以,总是有那么多人偏爱《死水》《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等新格律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闻一多、徐志摩的新格律诗。本课的导入我选用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徐志摩的纯诗《雪花的快乐》的方式。这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到新格律诗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月诗派的形成本环节主要介绍新月诗派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主张。教学时主要让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采用讨论、归纳的方式,总结出新格律诗派的形成过程及“诗歌格律化”的理论主张。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主要是遵循教学以教材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三)闻一多与其“三美”理论本环节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闻一多的生平,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作品。其中闻一多先生留美的经历尤为重要,因为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和浪漫主义文艺作品,深受唯美主义浪漫主义艺术的影响,更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闻一多诗作中最能表现其“三美”主张的是《死水》,因此,本环节教学以品读《死水》为重,引导学生从诗歌整体外形、视觉形象、音韵节奏方面深入分析,体会其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的艺术特点。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闻一多先生的其他诗作,如《太阳吟》《忆菊》《七子之歌》等,这样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与阅读量。(三)徐志摩诗歌欣赏徐志摩是“新月”的盟主,参加了几乎所有“新月”的重要活动。1921年在英国开始新诗创作,在诗坛上活跃了十年。本环节教学分为徐志摩简介、诗歌的主要内容、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对“三美”理论的实践几个步骤。了解他的生平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诗魂;对现实的不满是因为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爱情的歌唱,又多半是借情诗表达自己的理想。解析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对“三美”理论的实践主要以品读《再别康桥》为例。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收入《猛虎集》,是继《雪花的快乐》之后又一首杰出的纯诗。解读此诗,关键是理出其中的几个潜在的矛盾对象:通常的告别对象是人,而在这里是和“云彩”作别。和云彩告别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实际上隐喻的是和自己的一段情感的告别。诗人对剑桥、对西方文化非常认同、甚至崇拜,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是借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剑桥文化的无限留恋之情,把多年来自己对母校的爱浓缩到了锤炼的诗句中,把真诚的情感融汇到了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意象之中,情真意切。这首诗虽然抒发的是个人情怀,似乎看不到时代的影子,但是其中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对性灵的抒写,透露出一定的积极进取的意义。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构思精巧,意象新奇而丰富,韵律和谐、悠扬,富有音乐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说课教案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