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2011版课程标准检测题 第一篇:语文2011版课程标准检测题语文2011版课程标准检测题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提升学生。”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A.良好个性B.语言文字运用能力C.健全人格D.综合素养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A.平等对话B.合作探究C.自主探究D.实践活动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针对各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和。„„„„„„„„„„„„„„„„【】A.整体性和联系性B.目标性和阶段性C.整体性和阶段性D.阶段性和联系性4.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A.系统B.综合C.迅速D.整体5.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篇(段)。„„„„„„„„„„„„„„„„„„„„„„„„„【】A.500240B.400240C.300250D.6002506.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写作要有,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A.独特思考B.真情实感C.新颖创意D.联想想象7.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内容。„„„„„„„„„„„„„„【】A.创造性地使用教材B.大胆开发教材C.敢于摒弃教材D.扎实教好教材8.关于初中生阅读不同文本的教学目标,表述不正确的是„„„„„„【】A.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B.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间的联系,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C.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事物特征,获取主要信息。D.阅读科技作品,应注意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9.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学质量。„„„„„„„„„„„„„„„„„„„„„„【】A.讲授式B.体验式C.讨论式D.情境式10.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A.教学管理B.教师教学C.教学环境D.学校环境第二篇:九年级语文检测题九年级语文测试卷一、古诗词名句填空1、今夜偏知春气暖,(唐。刘方平《月夜》)2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望月》)4、月下飞天镜,)5、少壮不努力,)6、李后主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它搬上船,她这样写道:。7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任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己亥杂诗》:。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9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摇篮。古代诗人以她为题材写下了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任意写出一个有关黄河的诗句:。10、,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二、语言基础和表达11、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的书写在田字格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咎(jiù)琢磨(zhuï)睿智(ruì)苦心孤诣(yì)B.惬意(xiâ)污秽(huì)提防(tí)衣衫褴褛(lǚ)C.称职(châng)喑哑(yīn)揩油(kāi)繁弦急管(xián)D.污垢(gîu)寒噤(jìn)迸溅(bâng)踉踉跄跄(niàng)1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B.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1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C、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战,D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1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作品深刻地控诉了极左路线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使我们深深感到,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难以弥补的破坏和损失。B、甘肃一些偏远的小学,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了。C、所谓“膜如紫绡”

一只****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