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文档详情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6万字
约32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题读)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诺贝尔一生有两大突出贡献,谁来说说(设立诺贝尔奖、发明炸药)3、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但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炸药。今天我们就走进炸药之父----诺贝尔,齐读课文第3小节。诺贝尔为什么要一生都致力于发明炸药?生答,齐读第4小节。还记得他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板书:(液体炸药、固体炸药、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二、品文析句,感悟“百折不挠”(一)提出要求: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下面,请大家仔细地读5~9小节,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拨动你的心弦?可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和体会。(二)品读三~九自然段1、出示句子:“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但诺贝尔毫不气馁。”(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什么?(我觉得炸药太可怕了,它都已经让诺贝尔失去了一个亲人,还让他的爸爸变成了残废,可是诺贝尔还敢去研究它,我觉得诺贝尔实在是太胆大了!)(2)超越文本如此巨大的伤痛,我们的课本写得比较简略。在《炸药之父——永远的诺贝尔》中有这样的描写:出示:弟弟埃米尔经常在实验室里协助哥哥制造硝化甘油,有时诺贝尔不在时他就代替哥哥的工作。他为自己有个发明家的哥哥而感到骄傲,他决心将来也做个像哥哥一样的发明家。„„好心的人们在废墟里找到了4具烧焦了的尸体,其中就有性情温和、头脑聪明、办事认真的埃米尔。„„他回到家里,家里一片死寂。父亲躺在床上,两眼失神地盯着天花板,母亲的哭泣声断断续续从厨房传来。„„——节选自《炸药之父永远的诺贝尔》想象:①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是最为疼爱的小儿子,此时此刻,面对诺贝尔,白发苍苍的母亲会说什么?②面对如此风险,住在周围的居民一定会说——③面对众人的劝解、质疑、甚至责难,诺贝尔也许无法辩解,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交流)指导朗读:读出这种勇气和决心!小结:同学们,我们品读课文时,还可以像刚才这样课外收集有关资料,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2、诺贝尔在发明固体炸药的时候,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触最深呢?出示句子:“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几百次、四年)体会到什么?(失败次数多、时间长)指名朗读:失败了这么多次,他仍然不放弃,读出他的坚持。他成功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终于”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之不易)指导朗读:你能把你对这句话的感受读出来吗?(练读、指名读、评价读)(2)师: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下来了。齐读。读出他的坚持不懈与艰辛。小结:同学们,我们品读课文,也可以像现在这样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课文,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课文。3、出示8-9小节(1)师引读: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A、句子“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抓住“亲自”、“双眼紧盯”谈感受。)a/为什么他要亲自点燃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b/从紧盯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这是一次投入生命的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投入生命指导朗读:是啊,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容不得一点马虎!请你再读一读!B、句子:“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师引读:近了!近了!——生接读:火线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你读懂了吗?——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更近)——火星接近炸药也意味着(成功更近)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害怕。)师:这气氛让人大气都不敢喘!谁来读?(指名读反复读“近了!”一句。)师: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有怎样的表现?生读“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指名读,采访。诺贝尔:“我感觉到你的心在怦怦直跳,你的心为什么会“怦怦直跳”?(因为紧张,紧张的原因一是因为害怕,二是因为密切关注这实验结果)师述:是的,在这样的境地里,谁都会紧张、害怕,但是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句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生答:但。“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不是害怕,一个“但”字让我们知道,是更多的期待和憧憬驱走了他心头的恐惧和害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