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中庸》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读《中庸》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4万字
约24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中庸》后感.docx

读《中庸》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中庸》后感

第一篇:读《中庸》后感读《中庸》后感国学社文化部张袭《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习。《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习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第二篇:读《中庸》后感(模版)读《中庸》后感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孔子“五美”学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文化的主轴。中国人就连生活方式也是中庸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张或弛,或进或退,持中和,处柔顺,善变通,精辩证。中庸不是调和,不是迁就,中庸是适度,是平和,是战战兢兢的循“道”而行。以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使我们的民族有了持久的韧性,其主要特点是柔中有刚,表现在我们的忍耐性以及以柔克刚的巨大能力上。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性。在现实生活与自我感悟生活中找到平衡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中国几千年中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事的精髓。中庸文化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庸俗与懦弱,不是做老好人......而是对人生万事万物的一种平衡把握,这种平衡把握要求懂得助人律己,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助人时且助人,要求懂得进攻别人就是在暴露自己《中庸》的含义不是无能、怯懦,而是中和、平常。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把中庸之道挂在嘴边呢,平常心、平安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说的总是简单,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的大境界连圣贤都难以抵达,故而我们也只需要尽量保持一颗朴实的心即可。其实《中庸》并不是不鼓励上进,而是提醒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激进,应当张弛有度。比如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鼓励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制定一个高的目标。但是又要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懂得,由于诸多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左右,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世界的巅峰的道理。这个世界最重要、最主体的组成部分是居于中处的平凡人,最成功人的人生并不是财富人生、艺术人生,而是真诚人生、快乐人生。生命最郑重的使命并不是去拥有、获得,而是去爱、适当适时地付出,去有机地中和社会。就好像老师一样,并没有很多的财富、权力,却能每天和你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中庸》卷尾引用《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的,而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那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如此说来,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中庸》后感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