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5篇).docx

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5篇)

第一篇: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在寻寻觅觅中猛然想到:李镇西是否有博客,他的博客写些什么呢?赶紧上网搜索,真的搜到了:李镇西新浪博客!这里有700多篇博文(几乎是每日一篇,相比当下的校长们,如果也做到每日一写,不,每月一写,我相信,他们也定能将学校管理成具有浓浓书香气息的地方,闪耀光芒理想的地方),我一篇一篇的拜读,如饥似渴,热血澎湃;再读下去,却逐渐的安定,慢慢的舒坦,进入完全的放松。我被他渊博的学识、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理念所折服!“教育何必具有教育意义”“给孩子一个撒野的地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诸多博文,令我耳目一新。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吗?相比今天的教育,无不追求短暂的业绩,无不追求教育的功利。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只是为了获取优异的名次,争取功名利禄,还美其名曰:为家长负责,为学生一生负责,殊不知,这些学校走出的学生有几个成为了“大家”,那才是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家长更有利于国家啊!而那些被人蒙蔽了眼睛的善良的人们却把此“神经”当成至宝,顶礼膜拜,潜心研学,也想要搞出个名堂。月考、半期考、期末考、抽测、竞赛,只是为了评定老师的优劣,这种教育观念,完全把学生当成了考试的机器,没有生命的玩偶,把学生成绩当成晋升的垫脚石,见到学生稍有野性就圈养消磨,直至俯首听臣。好像搞教育就是搞成绩搞排名一样。更有许多人抛出所谓的“素质教育不排斥成绩”论,我刚开始听到这话时觉得这话说的没什么不对,但后来仔细想想,问题就大了。我发现这是一个最容易使应试教育得逞的借口,为何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就是这个意识在左右着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成绩的重视,好像离开了抓成绩就不是搞教育似的。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而不是培养那些会考试会读书的“书呆子”。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知识不重创造是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更是国家在原来人才设计上过了时。以人为本重的人,人是财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而这里却摒弃了所有的“利”,只追求人性的释放,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把学生当成了活生生的人。这是何等的境界!相比其它我国那些所谓的“教育大家”,无不沾染教育的急功近利,扛着教育的“功绩”,做着应试的苟且动作,却戴着“教育家”的帽子!校长们该来这里看看,哪怕来一次!而不是去所谓的“教育大家”那里!我想他们应该无不感叹:原来这才是教育!我突然想到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和谐的自然的自由的社会!教育已沾染太多的功利!这样的教育势必会误入歧途!害人误国!但转念一想,这些博文要是由我写出,定会遭到很多人的攻击,因为那些犀利的语言和正中时弊的观点定会惹恼领导、上级,甚至丢掉工作也有可能,但李镇西说了就没事,为什么?第二篇:读李镇西有感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后感马尚一中房文宇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的教育。工作之余,拿起《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读了一遍。读过之后,深受启发。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李镇西老师说:“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让我感到踏实,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还提到“让学生阅读大自然,让班集体充满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其意义决不只是停留于热爱大自然和不露的教育艺术的层面,我希望达到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的童年富有诗意,让他们的人生充满情趣,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满!”把童年还给童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使我们的孩子有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纯洁、天真、梦幻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趣与浪漫!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由于“看透了世界”因而变得世故变得成人化起来,这样的孩子在小学的高年级里应该说在现在是相当普遍的。那么如何开展我们的教育呢?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李镇西的博客”有感(5篇)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