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共五篇) 第一篇: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人们会追求巧,却不会追求“拙”,但其实巧的最高境界便是“拙”,“拙”即大巧。“巧”是一种技巧、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人对巧的追求、探索也越来越深。但在老子看来,这种技术上的巧其实是小巧,是真正的拙劣,最多是布局的精巧与矫情的巧,本质上是对自然的破坏,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大巧与小巧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创造状态。一种是人工的,机心的,外在的状态,一种是天工的,自然的,平淡的状态。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老子是尚自然斥人工的,而庄子也丰富了老子这一思想。在庄子看来,“拙”就是从人的知识的跃跃欲试回到天全状态的懵懂,从人的欲望回到恬淡无目的,从外在的感官捕捉回归到深心体悟。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巧只是一种工具上的便利,无法解决人们心灵的问题,物质的巧不能代表生命的全部。一味地追求巧,只会产生“文明的空荒感”。庄子提出了技近乎到道的观点,在拙中近于道。庄子认为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之所以有如此的纯熟手段,是放弃机心,走向自然的产物,是养生的产物,不是学技得来的,他的解牛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技”是知识的,工巧的,而非天成。庄子讨论的是如何超越技巧。“极近乎道”的“进”不是说道超越技,而是对技某种程度的提升,是道对技的超越,否弃和消解。通过斋戒其心,物我皆忘,放弃知识的努力,放弃复杂的技术考量,在自然的心灵中合于自然,人们自然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得道的过程,养生的过程,是培植自我生命的内在的融合,而非技术积累的过程。老子认为,“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只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破坏本性的行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价值观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过度沉醉于追求物质、名利的世界里,在色相世界里自得其乐,时间久了,最终迷失自己,丢失本性。但其实,他们追求的只是物质的充足,或许他们会因此得到虚荣心上的满足,但却无法填满精神的空虚。但我们又无法真正像陶渊明一样,脱离尘世,独善其身,所以,即使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也要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之道,放弃功利的欲望,多读书以陶冶情操,追求一种闲适朴实的生活方式,在这虚华的世界里,默默坚守自己的本性,保留一颗自然纯真的心。老子的大巧若拙哲学培养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所谓“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拙乃滋养生命之道,而巧乃是对生命的戕害。拙是一种远离纷争之道,是一种闲居之情、生命颐养之情。第二篇: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摘要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关键词:审美、美感、表现意象、创造意象美是真理的显现(《美学十五讲》读后感)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即对像是存在者。因此,艺术,或者说艺术之美,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究竟是如何显现的?表现意象,主要凭借理智、情感、
St****3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高平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综合题(三)物理试题.doc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份两校联考物理试题.doc
迪庆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1).doc
赣州市红旗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莆田秀屿下屿中学2023年高三高考考前指导卷(2)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新起点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2-2023学年5月高三联考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三联考物理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