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写作教学教什么》(汇编) 第一篇:读《写作教学教什么》读《写作教学教什么》心得体会读了《写作教学教什么》后,我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思想上得到重大洗礼。当我看到这本书时,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产生:作文教学教什么?怎样展开作文教学?我急于找到提高学生作文的捷径。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来读。当我读到“中小学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的论述时,我感到比较震惊和茫然。“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感到写作或不教写作效果其实差不多,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感觉到学写作或不写作差不多。很多研究专家说,凡是作文好的同学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那就意味着写好作文和老师的教没有必然的联系。”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人做过研究,让新高三和高一学生考当年的高考卷,两年语文学下来,高三和高一水平几乎一样。这是在说我们没花更多的时间进行作文教学吗?还是在说教学无效?那么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不会写作文也不是因为老师教的不好,不用追究老师的责任吗?带着疑问,我回顾了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三年前,我有幸作为一名学员加入了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这个大团体,我还有机会从一年级一直跟班教学到现在。这是多少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机会。在平常和同事的交流中,好多同事都希望跟踪教一个班,理论结合实际,从而总结教学上的一些普遍规律。这期间,名师工作室的其一研究课题是:读读写写,读写结合。倡导我们注重语文本体性教学,改教课文为教语文;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为了更好地让1学生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从一年级起我就注重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以期读写相互促进。我要求学生尽量说得有条理。或按时间顺序说,或按空间顺序说,或模仿这说„„让学生喜欢说、多说。在三年级时,我让学生实地观察景物,说出来,写出来。我采用过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中所学的“听写作文”配合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学生写《家乡的大龙潭》;让学生说、写自己在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情;出材料让学生编写童话;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我想对你说”„„我觉得,这些应当算语文课中的作文训练吧!“为什么我们中小学几乎没有作文教学呢?其实,在写作文之前有一顿是有些教学的,写作之前的审题教学是有的,写作之后的讲评教学也是有的„„所以我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没有写作教学,指的是从学生思考到他的写作开始,到他的作文完成,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指导。”多读几遍,我才终于明白了作者所说的意思。该书中有一句话:“以往的写作教学中很多知识教错了”我不禁反思:哪是教错的呢?书中指出写作是独特语境的书面表达;写作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构造语篇。描写的两大诀窍:生动的核心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写生动,而描写,实际上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把瞬间发生的事情展开,另一件事情是把综合的事分解开来。书上还用“小姐下绣楼,下了两个星期”这些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明了一些写作理论,极大地激起了我读书的兴趣。书中指出了写作教学的主要结症:“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写的作文其实叫散文,或者加一个字,叫‘小散文’,或叫不登大雅之堂的2散文。”书中还提到“在作文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我觉得,有“真情实感”对学生很重要。当学生有了真情实感,就会觉得有活可写,并突破那些所谓的章法。在本学期的一次作文训练中,我给学生一个题目:“感谢”。一位学生写到,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她的脚受了伤,是另一个同学背她回家。那位同学累得满头大汗也没半句怨言。她已经转学了,还在做梦背她的同学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她、帮助她。而她平时积累的句子:“她对我的关心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用”助她真情实感地表达了对同学的感之情。本书把课程的类型分成三类:1、任务写作;2、创意写作;3、随笔写作。写作的路子基本有三种:题目+范文;情景+活动;写作技法。但三种教学样式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过程指导。学生写作中的三大困难是: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长期以来,我们追求结构严、语言美,作为课程目标,注重文章的制作技艺和表达技巧,忽视作文的交际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简单说就是重表达,轻交流。征对以上学生困难,学生写作教学的基本路径为:1、分析写作任务的交际语境,启动人的内在言语表达机制;2、填补学生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生成写作内容;3、弥补语文经验的不足,训练语言表达技能。书中还提“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我觉得读写结合到现在也还是一笔糊涂帐”“张志公先生以为阅读写作应该”分进合击,荣维东等人援引国外研究成果以为阅读与写‘多读比多写’更有利用于写作3的题升,郑桂华老师则依据艾德勒的阐述以为‘为获得资讯的阅读’,难以真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编者以为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疆域,‘读’与‘写’的分工是必要的重要标志,但在教学实践中这两个领域各司其职,又相互融合,形成了比较

是你****晨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