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docx / 文档详情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8千字
约8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docx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

第一篇: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培根随笔》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初读这本书,培根的博学多识使我震惊,从贵族到贫民,从无神论到迷信,从性格到品质,从消费到贷款……培根的文章几乎写到了各个知识的角落。细细品味一下,培根的文章蕴藏着很深的哲理。就拿培根的《论美》来讲,他以这篇文章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这篇文章着墨不多,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语言优美,让人真正理解了美的内涵。除此以外,培根还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优美词语、句子。如“我宁愿相信圣使徒传,犹太经典和《古兰经》中的一切寓言和神话,也不能相信这宇宙只有躯壳而没有一个作为主宰的精神和灵魂”;再如“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还有“读书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是呆子”之类有着丰富哲理和优美词语的句子。每句都是经典中的精华。如果你再稍稍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培根还在书中举了大量历史上的经典范例,神话中的优秀故事,以及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不仅如此,你还会在他的书中找到很多帝王、名人的名字以及有关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到培根几乎对历代帝王了如指掌。像“假使他不曾成为帝王,大家或许会相信他有雄才大略,有能力治理国家”这句塔西佗批评卡尔巴的话;《圣经》中的“天父使太阳照好人,也同样照给坏人。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西塞罗的评论“只爱自己却不知怎样爱别人者终会引火而自焚”也都名列其中。至于古代帝王及名人的名字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如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等等。我很难想象,培根在那个没有高科技,只有书籍的年代是怎样记住这么多东西的。也许他费了很大劲记住;也许,他有一个自己的记录本,专门记录这些知识。总之,他一定下了苦功夫,才练就了这个自己。培根,一个传奇人物,他以书的形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给人以震撼与知识,也同样洗涤了人们的心灵。第二篇:读培根随笔有感读《培根随笔》有感经典是具有抚走岁月风尘的力量的,《培根随笔》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它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却不显风尘仆仆的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以终生的启迪。培根那灼灼其华的文字、熠熠生辉的思想,照亮了我们的前路,指引了我们成长的方向,使我们的成长不再迷惘。“若人心能随仁爱而行,依天意而定,且绕真理之轴而转,尘世当为人间乐园。”在慢慢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在不断探寻真理,无论是什么蒙蔽了人的双眼人的心始终是以真理为轴以真理为全部的。那些真理的朝圣者,不畏强权、不求富贵更不畏生死,他们只是希望真理在世俗与虚伪中发出它本身的光彩,希望真理主导世界而非世界主导真理,更希望每个再平凡不过的人都可以以真理为轴。种族是一个人从出生时便注定的无法变更的附带品,在培根看来宗教是需要统一性的,他说“基督教徒有两把剑精神之剑和世俗之剑,二者各有其功能和职权,但他们不能拿起第三把剑那就是穆罕穆德之剑或与之相似的剑。”看来种族问题和宗教纷争由来已久,我认为或许统一性即指和谐共处,毕竟宗教的表现形式虽不同但初衷与实质却是相同的。圣埃克许佩里曾说“没有立足点的自由不是自由”,其实又何止是自由呢,没有立足点的的人生亦不是人生,与我而言培根的思想就恰似立足点,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升华思想、淬炼深度。初三六班康可意第三篇:读《培根随笔》有感读《培根随笔》有感八(3)班陈灵敏“读诗使人聪慧,读吏使人明智,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这句话是弗兰西斯·培根所极力倡导的,他同时也是英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现在社会中,书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它同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本好的书就像是一位老师,不同的内容教着我们不同的知识,也是做人的道理。由于我从小就特爱看一些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数《培根随笔》了。培根的随笔是英国散文随笔的滥觞之作。它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文学史上占据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其中我最喜欢和最受益的那一篇是“论求知”。这是一篇论说性的随笔,也是最有影响的一篇。虽然文章并不是很长,但里面却把“学问”这两个字论得极其透彻,字里行间闪烁前一位哲人的真知灼见。里面重点谈了跟书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读书的目的,读书的作用,读书与运用,以及如何读书。在培根看来,读书是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的。书中形象地指出,“读书之于天性,犹如修剪之于花草,”在这里培根智睿地点明了“读书”,“天然”与“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其可用主义的哲学理念在字里行间可见。培根谈到的读书方法:“书有可尝者,有可吞者,少数则须咀嚼1消化”,这里培根用形象的语言,将几种不同的读书方式区别开来。培根的这种对各种书籍的区别,在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这篇文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培根随笔》有感700字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