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毛泽东传》传有感 第一篇:读《毛泽东传》传有感读《毛泽东传》有感朱贤良1190103012工会学院11级企事业文化班这几天拜读了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大作《毛泽东传》。之所以选择他写的《毛泽东传》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局外人”——所谓“旁观者清”,其次是一个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除写过《毛泽东传》外,还著有《周恩来传》、《长征,1935年》、《亚洲的觉醒》以及《人类的四分之一》等。由于这些原因我认为他的著作应该不包含对毛泽东的过分崇拜,亦绝不可能过分贬低,唯叙述客观事实而已。毫无疑问,毛泽东在我们这一代人以及前几代人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自孩提时代起,就不知道听说过多少称赞毛主席的话。也确实他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伟人。无论功过几分,他的功绩和贡献都不可否定。坦白说,我是毛泽东的崇拜者,当然我绝不肯定他犯的错误,他晚年犯的大错,给党和人民、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一点我绝不含糊,是非应该分明。我只崇拜他优秀的、可借鉴的地方。对毛泽东的评价,最妥当的应该是邓小平吧,他说:“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我崇拜和欣赏毛泽东是因为他从小就显露出了领袖气质。1906年秋,13岁的毛泽东就写过一首小诗——《咏蛙》,诗中他写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依稀记得这首诗是他在小学时受罚时写的,遗憾的是我却再也找不到那本书了。只记得当时毛泽东并不算是一个规矩的学生,所以他和同学们在老师外出后就玩去了,老师后来罚大家写诗,毛泽东于是把郑正鹄的诗“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稍作修改写成了这首诗。这首诗虽是改写的,但却比原诗更有魄力,体现出毛泽东领导群伦、敢为天下先的意识。怪不得当时他老师看了之后就评价:“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同时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善于以诗言志。在《毛泽东传》中作者威尔逊也多次引用毛泽东的诗,尽管这些诗于他写文章并无多大益处(那些诗作者放到文中有些突兀,对他的叙述并不能加以佐证),可是他还是引用了,我估计他是太喜欢那几首诗,他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毛泽东同时是一个“叛逆”的人,但我觉得这种叛逆十分必要,而且这种性格也决定了他以后必将起来“造反”。他的父亲毛顺生性情暴躁,常常打他和两个弟弟。毛泽东13岁离开了小学堂,整天在地里干活,为父亲记账。他种菜、锄草、放牛、喂猪,什么活都干。但他父亲一文钱也不给他们,不仅如此,给他们吃的还是最差的。甚至他父亲每月十五都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可是重来没有肉。然而,毛泽东和他的两个弟弟则既没有肉吃也没有鸡蛋吃。毛泽东父亲的这种性格和作为就导致毛泽东13岁时和他父亲发生了两次严重的冲突。毛泽东经过反抗,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通过与父亲的斗争,毛泽东也懂得了一个道理: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我仍然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个人认为,毛泽东的这种叛逆性格对他反对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取得顺利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大凡是伟人,都有多侧面的性格结构。”而毛泽东的性格具有“虎气”与“猴笑的灿烂,是因为我足够自信。工会学院11级企事业文化班朱贤良气”的双重性,但“虎气”为主,“猴气”为次。他的“虎气”表现在吞吐天地、气壮山河的豪气,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的勇气,倔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犟气(其实湖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样的性格,这一点邓皓和极光在《湖南人是天下的胆》一书中有阐释)。他的“猴气”表现在机警过人、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屈能伸、进退自如的灵活性,洒脱机趣、诙谐乐观的幽默感。“虎气”与“猴气”的互补,使毛泽东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开创出一代伟业。我认为,毛泽东的双重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不安的人。因为他过于自信,所以有时候显得与周围的人、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很难相处,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他确实很难与身边的人坦诚相待、开诚布公,这其实与他的经历有关,在早期他受到过党内很多人的排挤,长期处于权力的边缘或者说权力被架空了。他的这些经历导致他后来显得有些“孤僻”,成为了“孤家寡人”。到了晚年,他更是害怕有人像之前一样对待他,所以由于种种原因,他发动了一场浩劫。而正是这场浩劫让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打了折扣。不过,我想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晚年会犯这样的错。原因很简单,脱离了实践、脱离了百姓。早期他与农民走在一起,亲自考察过农民运动,所以最后提出“枪杆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不奇怪。后来,他长期“被限制”在菊香书屋里,他和他最亲近的农民们失去了联系。最终被林彪、江青等利用发动“文化大革命”也并不稀奇。倒是提醒

是湛****2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