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老子》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读《老子》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9万字
约32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老子》有感.docx

读《老子》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老子》有感

第一篇:读《老子》有感徐超30707094广告092读《老子》有感读《老子》有感本来想写成《老子》批判,因为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对传统思想文化抱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和自负,这种崇拜和自负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中的同时,对社会事务抱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裹足不前和无所作为。当然,这也与中国社会的特殊生活环境有关,因为社会总是由统治者掌控着,除非知识分子能够站在统治者角度思考,如果站在客观公正的社会立场,知识不仅不能带来个人的益处,也无法带来社会益处,相反,完全有可能让知识分子本人甚至牵连家人招致灭顶之灾。明知不可为,当然就只能带着一种嘲弄的态度看着统治者屠毒社会,连带让治下平民百姓共同走向毁灭,悲叹社会可怜的命运。不能对古代哲人保持一种理性的批判,不能把古代哲人一些理性思考加以促进,不能按照良好理念具体实施和架构社会制度,总是生活在古代哲人的阴影之下,甚至把古代哲人的认识当作理所当然的先验的保持自己虚荣心的僵化观念,那么社会就永远无法进步。但是,由于本人对《老子》表达含义存在理解的模糊,为了更加确切地把握《老子》要表达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细究考究,所以一时还不敢托大,因此也就把帖子名称称为有感。原来读《老子》,那是把它当作经典学习,就像一个学生囫囵吞枣的诵读。近来读《老子》,只是出于一种东方知识分子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推崇的内在好奇心驱使,因为本人毕竟是在业余时间对《老子》进行解读,对于《老子》当时的社会环境,老子本人所受文化影响,老子时代人们的表达习惯,都有许多未知和疑惑。况且,在现今,世界文化受西方的影响极其巨大,西方文化中那种依据理论提出的理念和架构方式,指导实践和应用,并形成一种能够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结构,并在已有架构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调整,这些西方思想方法,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世界。任何理论如果没有找到实证根基,那么仍然是空泛无益的,理论一定要带来应用才能够体现理论的价值。估计东方式学者,在从《老子》等诸子百家的灵巧智慧思维中不断开悟提升而产生某种幸福满足之外,对于怎么形成具体的社会关系框架实现老子设想,还没有太多的空间和能力去做。中国的知识分子把尊严(也就是面子)看得很重要,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和活跃环境中产生的思想不仅让他们痴迷,而且也能让他们在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冲击面前保持住一份东方学者应有的特色和矜持。当然,东方知识分子从来没有意识到,东方文化从来就不是平民的荣耀外衣,在中国古代,不管你学识多深,如果离开了统治者,你就是一个寒酸的“孔乙己”,自以为高人一等,却里外不是人。在平民百姓看来,你就是一介腐儒,在统治者看来,你就是朽木不可雕也。我们可以相信有些中国的学者是对同胞具有悲悯情怀的,他们希望君主与平民能够各此做好自己的角色,相安于事,让社会稳固发展。由于君主对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人,所以学者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进言,让中国每一届君主都是圣君。他们能够以宽广的胸怀,以睿智的智慧,体恤平民百姓。但是,可能吗?统治者们首先是通过暴力得到自己崇高的社会地位,这就是老子说的“夫兵者,不祥之器也”,“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告诫统治者,你的暴力本来就是对社会的破坏,是一种违背人性的东西,不要因为自己通过暴力战胜了其他人,就忘乎所以,接下来和平统治天下更困难。作为学者的老子,确实是对统治者推心置腹了,一切都为统治者着想,一切都是关怀着统治者。这种总是站在统治者角度思考、看问题,大概是东方学者从祖师爷的老子等人那儿带来的永远无法消除的“忠心”。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我们就来看看统治者是怎么被宠坏的吧。统治者的地位的形成从一开始就脱离了老子这样的学者的思维逻辑,在战争中,统治者就是凭着不断把别人踩在脚下,才让自己有崇高的地位,要是统治者不随时打击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敌对力量,随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他的地位就必然受到各种威胁。所以统治者随时都必须“用兵”,当然这种“用兵”可以只是保留一种威慑力量,就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为了在和平时期保持住崇高的地位,统治者还必须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如“君无戏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随时都有取人性命的威严。当然“礼”的保证对于维护君主威严也很重要,尽管老子提倡统治者“无为”,也就是让统治者不要太过干预平民生活,不要强制平民对自己行如跪拜的礼,但是统治者甚至一旦习惯了别人的跪拜,突然让人不跪拜,君主还真不习惯,并迅速由别人的不跪拜想到别人是想“犯上作乱”。清朝时,英国特使马尔戛尼来到中国,当时的乾隆就规定必须以跪拜礼会见,因为特使不跪拜就意味着清朝的“王化威严不能够披于四方”。对于统治者慢慢形成高高在上的思维定式,老子也是有提醒的,“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就是让统治者不想总接受别人的吹捧,这样会慢慢被吹捧冲昏头脑。到君主坐上龙椅宝座,旁边人说话甚至连说话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老子》有感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