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中国近代史感受.docx / 文档详情
读中国近代史感受.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中国近代史感受.docx

读中国近代史感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中国近代史感受

第一篇:读中国近代史感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后,当时中国人中的先进分子深感国家落后,认定富国强兵必须向西方学习,首先要改良政治,在戊戌变法运动的直接推动下,废科举办学堂,1903年清政府采用西方学制,颁布《学务纲要》,语文独立成科,我国现代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必须指出,否定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改用西方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是政治思想运动的直接产物,而不是语文教育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这一转变没有进行学科自身的研讨,没有认真分析总结数千年的汉语文教育的利弊得失,对语文教育的传统采取了简单地全盘否定、抹杀的态度。现代语文教学一开始便存在着失误。这是我们不能不面对、不能不认识的问题。而且百年来不断强化向西方印欧语系,包括苏联的母语教育学习,导致我国语文教育背离传统、背离汉语文特征越来越远,以至教学实际水平不断下降,造成今日被人视为“误尽苍生”的结果。对此,我们不能不深深地反思,再反思。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有两个基点,一是封建统治的需要,二是汉语言、文字自身习得运用规律的制约。比较一下印欧语系的古代语文教育,二者尽管都属适应政治需要的泛语文教育,但内容极不相同。这里不谈教育内容、文章内容、思维内涵的不同,而是看言语形式本身。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语文教育,一开始便学字母拼音,学习语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学习以动词为中心主谓宾定补状相互组合时的形态变化。而我国汉代之前早已是集中识字写字,不分词类词性、主谓宾,更不管词的形态变化;但讲究六书,学习汉字的造字法。西方语文教育从学语法开始,我国古代没有西式语法自然不学,这并不是我们落后,而是因为汉语汉字根本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文字。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文章大师和文学大师,哺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滋养了中国古代高度发展的科技,这些事实就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并不落后于西方的明证。从中西古代语文教育事实的比较中应得出一个起码的结论:语言文字不同,语文教育的内容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可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一开始便没有冷静分析古代语文教育的是与非,没有顾及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简单地学习西方的分散识字,抛弃了利用韵语集中识字的传统,历史已表明这样做大大降低了汉字教学的水平,从而制约了整个语文教育水平;通过诵读典范文章以形成语感的做法,也被斥之为“死读书”;并且开始以并不那么合汉语规律的“语法”,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不是汉语文教育自身的演进,而是一种人为的扭曲,根本没有对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进行研讨。这样背离民族母语教育的传统,使我国语文教育自然发展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断层。而这一切却是在现代化、科学化的旗号下发生的,是在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伴生的,是政治革命运动的产物,使人们难以认识它内含的谬误。以至这一谬误延续至今,仍深深束缚着语文教学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迅速在全国范围普及,并且正确地将“国语”“国文”课合并为“语文”,确认“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科目的,逐步明确语文的工具性。这是历史的大进步。但是至今的五十年历程,真是曲曲折折!在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的时代潮流下,1951年提出对语文教学来说似是而非的“语言是科学,文学是艺术”,致使中学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虽只是从1955年秋到1958年3月短暂的实行,但影响极为深远。从此,语法正式被认定为第一位的语文基础知识,认定提高语文水平必须与印欧语系一样学习理论语法;结果语法越学越多,学生的语文水平却越来越低。这里必须明确,我们运用母语凭的是语感,是以习惯的形态存于大脑的本体语法。印欧语是形态语,口语转为书面语形态的变化必须规范化,汉语是逻辑意合语,口语转为书面语不必考虑形态变化,凭语感便可以了。同时,因之理性的文章的文学分析日趋盛行,加上左的政治的影响,强化文章(文学)的内容分析,挖掘微言大义之风日盛,使重语感的传统几乎难见踪影。学生在语文课上获得的是教师讲授的抽象的关于内容和写法的结论,文章包括文学作品的语言本身被舍弃了,课堂读书声日渐衰弱,典范的言语无法有效化为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言政治化口号化,日趋贫乏。分科还有一个至今认识不清的后果:语文教学逐步背离我国古代以文章教学为主、以实用为主的优良传统,重文学、轻文章从此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日重一日师生偏爱文学、偏爱带有文学性的记叙文(包括文
查看更多
玄静****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中国近代史感受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