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会学校稿件 第一篇:读书会学校稿件“传媒与当代文化”-“我在”传媒工作坊读书会系列之八顺利举行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唐庆华发布时间:2016-04-25阅读:91次2016年4月16日下午14:00,凤凰传媒学院“传媒与当代文化”-“我在”传媒工作坊读书会系列活动之八在独墅湖图书馆四楼欧式贵宾阅览室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苏州独墅湖图书馆和苏大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独墅湖图书馆“思客”读书会和苏大传媒学院研究生会承办。本次读书会由陈霖教授主讲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曾一果教授主持了读书会,马中红教授、杜丹博士、张梦晗博士以及众多的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本次读书会。陈霖教授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展现通常的交流中所洞见得交流的无奈,比如近期大热的小船说翻就翻、罗永浩在星巴克点咖啡时与服务员之间产生的交流的无奈之感,由此引入到这本何道宽先生所翻译的《交流的无奈》。提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和广博的视野。与一般的所谓建构理论的著作不同,他并未试图建构一般性的理论,而是追溯西方文化中重要的传统,厘清其中关于传播和交流的观念。同时按照人类媒介发展的历史,结合社会思潮的流变,把“交流”当作人类的一种终极处境进行探索。并且还提到作者这本书的英文原名为“speakingintotheair向后来作者在做对话时的题目“speakingintotheiphone”的转变,这也表现出他的思想变化:“数字幽灵的终止和媒介哲学时代的到来”。又比如提到了他曾经想将“交流的无奈”这本书推迟一年到2000年出版,为什么呢?他心理有个算盘,他提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这本书是在1899年写完的,但是在1900年出版,弗洛伊德的这本书出现在新世纪,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可见彼德斯很有抱负,也很自信,对自己的这本书期待也很高,他觉得这本书应该在2000年出版,就像《梦的解析》这本开创思想领域的著作引领一个新的时机到来。但后来他想到,这本书释放的焦虑、探讨的问题,弥漫的情绪还是属于20世纪,于是还是决定就在1999年出版。这样看起来也不错,可以理解为20世纪以弗洛伊德开头,由他来收尾。随后,陈霖教授从书中提到的两个原型,即作者关于“交流”这一概念的论述,分别为“对话”和“撒播”,总的来说,即是为了尊重差异、追求平等。传播思想史在书中被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柏拉图笔下的古希腊时期,《圣经》代表基督教时期,还有就是中世纪,近代,20世纪以来。这本书副题“传播思想史”的history,就体现在对这五个历史时期的贯穿。彼得斯在书里一开始就梳理了传播/交流(communication)的三个基本含义:给予或告知、迁移和传输、交换,对交流的这三方面的理解包含在对话与撒播的这两个原型不断地交织谈论当中。除此之外,彼德斯还特别梳理dispersion这个词,即撒播、散播或迁移,赋予了这个词三个方面的外延,一个就是心灵感应、一个是桥梁和连接,再一个就是分享。陈教授还以纪录片《黑镜》为例,承认“交流的无奈”,不存在“完美的交流”,而是更加应该在放弃交流梦想的同时保留它的好处,并批判了“唯我”的交流观,不分三六九等,而是承认差异。他者恰恰是我存在的证明,唯一的主体问题变成了主体间的问题。除此之外陈琳教授还提到了图灵测试,机器放弃了对人的皮肤的复制、机器能复制一切但不能复制人的缺陷,提到了庄子、禅宗的“教化别传、不立文字”。呼应了彼得斯所反对得真实的交流是对人的内心的内心期望的符合。遗忘与无知,交流或者说怀有爱意的交流是对这两者的一种努力抵抗。从更加宽泛的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交流的无奈,不比前人更少,也不会比前人更多,它所带来的问题正是彼德斯的价值所在,我们感到孤独、沟通不畅,我们拥有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连VR也有了,但如果我们缺少真正的爱,缺少实际的接触、身体的到场,交流没能更好地协调我们的行动,那么我们必然面临一种虚幻的东西。陈霖老师主读后,参与本次读书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就交流的无奈,人是否真的无法有效交流等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持人曾一果教授提到了作者对一个问题既不太悲观也不太乐观,突破了一般传播学的写法,更是哲学的写法。马中红教授则持着相对悲观的观点,认为作者提到的用抽象的爱来消除交流的无奈不太可能,认为它太抽象,给出的答案无力虚弱。对此有同学反驳认为这样对爱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应该打破关于交流的教条,包括对爱的理解。作者并没有过高宣扬,他给出的恰恰是希望,在应对我们过于强调对于他人的说服、攻击、占据等唯我交流观时,爱在此时是有力的。随后还谈到了东西方的差异造成的各种影响。本次读书会还吸引了众多院外听众,两位理科出身的听众持着“文科无用论“的观点,对交流的无奈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并与陈霖教授等人开展了深入地互动交流。陈教授重申彼得斯否定某种精确的认识,他强调的是交流的无奈一面,但不能因此否定积极

是丹****ni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