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30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编.docx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聊斋志异》有感

第一篇:读《聊斋志异》有感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读《聊斋志异》有感暑假以来,我闲居在家中。所以,除了看书外,也看了几部电视剧。其中,我看了一部名为聊斋奇女子的电视剧。很早就听说过聊斋了,但是始终没看过原书,于是我就借着暑假的当,把《聊斋志异》的一些经典篇目看了一遍。首先,出于兴趣的原因,我把所有我看过的电视剧的原文都翻了出来。看完后,我不得不佩服各位编剧的想象力啊,把原文改的几乎连原型都看不出来了。为了迎合各位观众的需要,把原本简单的故事改得很纠结(譬如说胭脂、宦娘)、又把作者的原意加以扭曲(譬如说画皮)所以,我想先在这里呼吁一下:大家应该看原文,不能总是吃变质的文化快餐。好了,前面说了那么多,显得有些跑题了。下面,我就进入正题,说一说我对聊斋志异的看法。我要分为两个大个方面来谈一谈《聊斋志异》这本书。一、对黑暗的封建社会进行抨击在这个方面,我想讲两篇文章,分别是《促织》和《席方平》这两篇文章。《促织》是我看过的所有文章中,对黑暗的封建社会最无情的揭露。它讲的是:主人公成名多次考试不中,于是专门负责搜罗良种的蟋蟀。但他因经常逾期无法完成任务,屡遭毒打。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只强健的蟋蟀,却又被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畏罪投井。而成名又捕到了一只善斗的小蟋蟀,上级为此大为高兴,使他当上了举人。这篇文章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故事的原因正是因为八个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就出现了这荒谬的一幕。我无法想象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下会出现因为一只蟋蟀会是好几家人破产,也无法想象小孩子竟因为弄死了一条蟋蟀而畏罪自杀!更让我无法想象所谓的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科举制度竟是被一批官吏玩弄于手掌之间!人权何在?公平何在?《席方平》则是“对人民在黑暗社会下的反抗精神的歌颂”。我认为这个评价还是有失偏颇的。主人公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入城隍庙为父亲伸冤。然而“内外贿通,颇不直席”。方平愤恨不已,只好进入冥府,不料,整个地府被羊收买。然而方平毫不屈服,最终得以伸冤。整个故事看似是虚构的,但我觉得它是对现实生活血淋淋的写照。那些冥府的官员、城隍庙的老爷,活生生就是那些酷吏的映射;而玉帝则象征着公正。然而,在那个社会又怎能有真正的公平呢,整个官府朝廷上下,无不为一己私利而搜刮民脂民膏,给那些真正的罪犯羊某以可乘之机。试想,席方平如在现实生活中又怎能给他爹翻案呢?我觉得:这是作者对席方平孝心和敢于对不公平进行反抗的嘉许而有所偏心而使其最终如愿,席方平本身并没有对黑暗的封建社会进行一些有力的抗争。他去指望冥府、城隍庙等有钱人的走狗来为他伸冤,去借助玉皇这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正义象征而替父亲伸了冤。同时,我觉得玉帝在这篇文章中的地位很重要,因为正是他的出现,使席方平的愿望由不可能变为可能;然而在那个社会实现公平是不可能的,所以玉帝这个人物应该是作者对于自己渴望得到公正这种心情的寄托。让我们看一看作者的经历,就会明白他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了: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三试第一,成了秀才。三试第一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作者本身自视甚高,他在聊斋志异中曾称自己为“异史氏”来对应司马迁的“太史公”。在这五十几年中,他看透了人间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但又无法以一人之力去与之抗争,所以只能将想法写进自己的书中,聊以自慰。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揭示的是官府的丑陋嘴脸、赞扬席方平的孝心和对公平的向往。二、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聊斋志异》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着这部分展开的,这也是各种电视剧、小说热衷于改变的原材料。今天,让我抛开那些的影响,去体验一下原著的魅力。这里面我要谈两篇文章,分别是《连城》与《婴宁》,这两篇都是《聊斋志异》中最富盛名的小说。《连城》这篇文章讲的是:孝廉之女连城诗求偶,乔生的诗受到她的赏识,但他的父亲以乔生贫穷不许,女又赠金助乔生学,于是乔以女为知己,但史孝廉终于将女儿嫁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钱,乔生竟“自出白刃”割肉做药引。后来女病复发而死,乔生竟魂随地下。再阴间他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复生,终成夫妻。《连城》给了人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要男女双方互相知心。乔生爱连城,是因为它赏识了自己的诗。连城爱乔生,是因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茫茫人海,知音难觅,所以双方都甘愿为对方付出自己的一切。连城家境富有,乔生则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书生,按照封建盛会的“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两大基本原则,乔生和连城是永远无法在一起的。而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中,“明知而故犯”,可见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极端的不满,以及对自由恋爱和柏拉图式爱情的渴望。《婴宁》则与连城的情况大不相同。读完《婴宁》,就感觉她娇憨和狡黠的形象呼之欲出。婴宁最大的特征便是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聊斋志异》有感精编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