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影响力》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读《影响力》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6.9千字
约12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影响力》有感.docx

读《影响力》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影响力》有感

第一篇:读《影响力》有感“互惠原理”充满我们的生活——读《影响力》有感对《影响力》这本好书早有耳闻,最近抽时间完整的拜读了一遍,感觉受益颇多,推荐各位一读。你有没有尝试过被朋友请了一次客,在他付帐时牢牢记住账单上的费用,一有机会就准备回请这个朋友,并计划支出相应的金额。这其实就是回报的心理作用。这些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事例在《影响力》一书中被高度概括为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人们会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感到有义务在将来回报自己所受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在中国的传统道德里,我们传承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也是这种道理。而该原理正被各种商家所普遍利用,如我们在超市里随处可见的免费试吃试喝,绝大部分的人往往做不到一扔下牙签杯子就抬脚走人,而多少会买点东西,就如此简单的被商家“俘虏”了;当你路过街头的水果摊时,大部分的摊主都会热情招呼试吃,一般的情况是,如果试吃了他的水果,都会在他那里购买,否则会觉得很不好意思。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你就像事例中的人那样完全按照“互惠”原理来行动呢?书中向我们揭示了其实互惠原理、发达的偿还体系可能正是人类文明所独有的特性,而一旦你不这样做就会有一种负债感,我们可以再一次从互惠原理的社会意义中找到这种现象的根源。互惠原理之所以被确立起来,就是为了促进互惠关系的发展,以便人们在主动开始这种关系时不必担心有任何损失。如果互惠原理达到了这个目的,那么,最初那个不请自来的好处一定会让接受的一方产生负债感。而且由于互惠关系给孕育它的文化带来巨大的优越性,因此我们总是要尽一切可能确保这个原理达到它的目的。因为,著名的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在描述人类文明中的送礼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压力时这样说道:给予是一种责任,接受是一种责任,偿还也是一种责任。互惠原理还有一个衍生策略那就是“拒绝--退让”策略,别小看这个策略,在我们与他人互动中该策略也往往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君不见各大商场名品店纷纷打出降价让利,优惠顾客的牌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拒绝--退让”策略,冲着原高价现底价又不知多少顾客为此心甘情愿的掏腰包咯。其实仔细想想,我作为产品部门的前端人员,在日常的营销活动中何尝又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用到互惠原理,比如说你要签下一份订单或合同,首先自然是和客户打交道,交流过程中礼貌的问候,殷勤的服务都能使客户更多感受到你的善意也就更愿意使用电信的产品;当你向用户提出一份正式报价的时候,如果是优惠的资费,那一定不要忘记注明标准资费,用户都乐于见到我们电信提供的是相当优惠的折扣;用户如果有什么特殊的需求你无法满足的,也不要生硬的回绝而应该提出一些折衷的方案来处理。这样的话,对方一般也会抛弃自己初始的强硬态度转而接受你的方案。以上这些事例或因为互惠原理的作用或因为拒绝--退让策略让我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互惠原理只是书中提到的数个原理之一,《影响力》全书共讲了六个影响人的武器:“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短缺”。你会发觉其中的每一个原理都能在生活中发现大量的实例去验证它,只是你平时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普遍性。有人说影响力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说到的都是心理学原理。确实,仔细理解下书中提到这些个原理,其实每一个都指向了我们心理上非理性的弱点,而且这些非理性通常是不易我们察觉的。虽然书中已经替我们列出了大量的实例和情景,但那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书中的原理需要我们理解后到生活中去体会与验证。直到最终能将书中罗列的这些影响他人的武器收为己所用,帮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无往而不利。第二篇:读影响力一书有感《影响力》一书的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他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著名教授,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他对影响力的研究,侧重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剖析,对一些思维局限、观察社会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对人们经常做出的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行为进行了解释,再加之他的语言逻辑严谨,思辨性强,切中肯綮,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令人醍醐灌顶的扛鼎之作!全书共讲了六个影响人类行为的武器:“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这几种武器都指向了我们很容易受影响且不易察觉的弱点,而且通常是我们犯下愚蠢错误的罪魁祸首。就拿社会认同来说吧,古语言:“三人成虎”、“众口砾金”,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不是依照理性思考所做出的,而是从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出发,人云亦云。这种随波逐流的心理使我们失去了自身应有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力,往往做出一个可能不太合理,却满足了自身追求社会认同感的需求的选择。再者,承诺和一致原理也让人深思: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例如赛马场上的赌客,一旦下了注,对自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影响力》有感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