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6.7千字
约12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docx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第一篇: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拾遗——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市结防所党总支《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大师的一部散文集,听闻已久,终于有幸拜读,全书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分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内容包罗万象,感受颇多,今且只浅谈其中两篇《道士塔》与《莫高窟》。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代兴建而成,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地,也是中国的艺术文化瑰宝。余秋雨在文中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它承载了中华近一千多年呕心沥血的著作,它传承了人们不灭的信仰,它是一种象征,是一份文化自信的寄托!余秋雨笔下的莫高窟,高大而神秘,精致而精彩,光是壁画上的笔画风格,从十六国到明清,不同的朝代不一样的笔触:飞天的仙女、反弹琵琶的精妙,那些扬眉吐气般的欢乐,跃然壁上的轻快,现实写生般的世俗、冷漠单调的贫乏。余秋雨用他简洁而生动的语句,为我们呈现出莫高窟宏大而经典的场面,就如同饕鬄盛宴,世间只此一份,看着心中激悦,唯恐吃完,只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然而壁画只是莫高窟的小部分,它还蕴藏着另外一份珍宝,只是如今已人去楼空。如果说《莫高窟》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底蕴,那《道士塔》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在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流血。道士塔的主人王圆箓作为莫高窟的守护者,被斯坦因用三十英镑就骗走了九千多个经卷和五百多副绘画,斯坦因因敦煌而声名大噪,而我们作为华夏民族子孙只能遥望海外的那一处闪光,企盼不知何时才得以相见。《道士塔》充满了对敦煌文化流失的怅惋,对王圆箓无知的批判,对蒋孝琬厚颜无耻的谴责,对掠夺者斯坦因的愤恨。余秋雨在文中引用了李晓桦的一首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国人当有这份守卫中华遗产的决心,捍卫文化自信的担当。然而正如同《道士塔》中流失的经卷和绘画,中国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遗失。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视频和文章,描绘中国精湛技艺,别致而独特,但其匠人往往是长者,故事的最后不免感叹没有人传承,技术即将失传。在文化流失的同时,周遭又不经充斥着各种“拿来主义”,鲁迅几十年前所批判的仍浩浩荡荡的存在着。时下,存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外国的饽饽比较香”的现象,诚然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也要意识到一个国家、民族,本身的文化才是我们的灵魂,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中国文化遗产,加强塑造文化自信,将那些正在遗落的文化瑰宝一块一块的拾起来,争做拾遗人。如何拾遗?我认为,求知即拾遗的开始。王圆箓的悲哀在于其无知,倘若他明白那一卷卷经卷承载的底蕴和意义,他恐怕也不会如此大胆。无知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加强自身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聆听琴瑟齐鸣、萧笛悠悠;剪一纸五福临门,落窗棂的喜庆;赏祖国河川,明国之史今,方惜来之不易。坚持即拾遗的传承。十九大的召开,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正是由于坚持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当前流行的汉服热、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各种如雨后春笋,无不彰显着国民已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同时也必须坚持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法律意识,杜绝王圆箓式错误的发生。走出去即拾遗的发扬。多少的“拿进来”都是他国文化的“走出去”,由彼思此,在接收他国文化的时候,我们坚持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本分,而走出国门,弘扬中国文化,让文化遗产不断的得以延续、壮大,让世界认识和了解真正的中国,听见中国声音,感受中国精神,理解中国担当,这更是我们的职责。古人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我们的气度,然而以磐石之心拾文化之遗更是我们气节,与君携手,行万里河山,共做拾遗人。(文:张娅)第二篇: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